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小學 羅嘉悅
首先,必須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各方面還比較懵懂的情況下,能夠首先激發他們的靈感,讓他們對于創新產生興趣,是最為關鍵的第一步。可以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展示,讓學生知道創新的意義,激發他們對于創新的思考。播放多媒體視頻,通過一些創新教學材料,生動形象地讓學生能夠對創新意識產生初步理解。比如,可以通過一些新舊事物的對比,讓孩子們明白,事物并非一成不變,而且在進行略微修改后,新的發明,會使得效率大幅度提高。
具體從我的數學教學來看,在數學中,一道題目實際是可以有很多種解法的。激勵學生,可以用更為創新,更為簡潔的解題方式,不僅可以準確得到答案,還能更迅速。這樣,讓學生意識到創新確實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就如,筆者在四年級下冊《確定位置》一課中,學生通過班級的座位順序來找到確定位置的方法,再將這種發現創新地運用于確定教室里其他同學的位置,當筆者啟發提問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可以運用確定位置時,有的同學提出了父母車上能見到的GPRS車載系統,有的同學提出了經度緯度的位置確定,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吸收本節課知識后的創造性回答,也表明了他們的創造性通過在教室里確定位置的體驗活動而被激發。
在實際教學中,活躍的課堂氣氛對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活躍氣氛的課堂,一個學生敢于發問,甚至發現老師錯誤的能力,都將會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自由寬松安全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創設民主、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
課堂上的提問和討論是創新教育的有效形式。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求答案,這樣就不會束縛學生的創造與想象力。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調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小學教學中,需要課程設置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學習與現代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相關的知識,特別注重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而是煞費苦心地告訴學生怎樣去思考問題,怎樣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等。也不要僅僅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而竭盡全力去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在這樣豐富的教學內容,以及更加現代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們才能更加發揮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有更加天馬行空的思考空間。
教學中不僅需要激發求知欲和興趣,也要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上課時讓學生發表見解,多顯示思維活動的過程,思維過程的展現與評議可以打破傳統封閉型的教學方式,教會學生思考、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多的思考,如果不能變成實踐,相對于思維的培養效率還是不夠的。如何拋去紙上談兵,實踐應用,也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學生來說,如果能夠在自己動手的實際操作中,體驗到一些不一樣的創新成果,那么對于他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將起到大幅度的提升。
課外活動是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它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營養及良好的情緒和環境。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圍和教師傾向的束縛,獨立地、自主地發展。學生在具有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課外活動中能夠觀察到課內教學所不曾看出的道理,領悟課內教學所來不及滲透的奧秘,去觸摸課內教學所無法獲取的東西。
如今,我國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當積極參考和借鑒近年來世界各國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的有益經驗,加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要突出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師生角色和教學方式,產生的直觀結果是,補課少了、書包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大了,創造性活動的時間多了。相應而言,時代改革的需要,對于學校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提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于教師來說,不僅僅能完成基礎教學材料的施教,更要能夠提升教學材料對于學生的影響,挖掘其中的創新元素,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育。此外,更要求教師在其他各個方面,甚至在課外,運用更加新穎現代的手段,著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現代教師的要求,必須要做到人人創新,摒棄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