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袁 健
探究意識是學生未來面對大學甚至更加高深學習的關鍵能力,具備探究意識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運用多種手段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這是學習中十分難能可貴的精神。在目前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之下,各種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充斥著整個網絡,學生學習不怕沒有資源,怕的是沒有探究精神,安于現狀而不懂借鑒豐富的網絡資源。因此,教師在高中階段利用數學課堂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從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維度出發,全面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探究的意識。
傳統的課前預習形式大多為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課下自行看書或者借鑒參考書來熟悉課堂教學內容,這種預習方式效率太低下,嚴重制約著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要知道,良好的課前預習是學生課堂全盤吸收知識的關鍵要素,如果預習階段都沒有抓好,那么課堂教學也同樣會落后。因此教師應當借鑒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在預習階段能夠真正把知識吸收。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課前預習操作也十分簡單,目前互聯網中存在著很多學習平臺,礙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些軟件和平臺大多屬于免費使用,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平臺,將預習的內容及時發布到網絡中,讓學生在課后及時通過鏈接查看預習任務和內容。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傳統模式下學生線下預習的低效弊端,還能讓學生在網絡中看到更多精彩的課堂講解。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讓學生進行預習。一直以來空間幾何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但是互聯網中有著很多經典的教學案例,得益于豐富的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學生會更加易于理解。教師要將空間幾何學習的重點發布到平臺上,包括表面積和體積,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及時預習。如果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時借鑒互聯網來查閱資料,提高預習效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教學領域也在進行著一場關于教學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各種互聯網教學平臺的出現極大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臺下記錄,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學會數學知識,對于數學中的探究意識培養沒有任何幫助。在互聯網時代之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來開展教學,不斷引申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也能夠進行深入探究。互聯網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教學資源,這些資源既包含課本內的教學內容,也包含著一些課外的引申內容,學習課本內的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面對高考等升學考試,但是課外的知識就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探究意識。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鑒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內容擴展,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探究。教師首先要將課本中的內容為學生講解完畢,然后就可以引入網絡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包括視頻、PPT,也可以包括文字講解材料,教師將這些內容加以篩選后讓學生進行引申學習。例如向量的數量積可以表示為a·b=|a|·|b|·cosα,這是最原始的公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互聯網資源來擴展到坐標系之下如何計算向量數量積。通過這樣的引申計算,學生不僅可以扎實掌握基礎數學知識,還能借助網絡資源進行擴展,進一步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高中數學除了要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堂引申之外,更要重視課后的總結和拓展。課前預習是為學生課堂學習做好準備,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游刃有余;課堂學習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階段,是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時刻;但是僅僅依靠這些還不夠,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后總結和拓展。在課后總結階段,教師也要積極利用互聯網來讓學生進行良好的總結和拓展,因此來鞏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探究意識作為一種高級能力,是建立在學生將課本內知識吃透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學生連課本內的基礎知識都無法完全掌握,那么又何談探究呢?因此課后的總結既要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總結,也要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彌補課堂教學中沒有完全掌握的內容。在完全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就要及時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拓展,引入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識,以此來擴充學生的數學知識庫。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接觸越多就越容易的學科,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識,那么在考試和高考中就會有更多的勝算。探究意識就是建立在學生進行拓展的基礎之上,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對拓展的內容進行理解,以此來實現知識掌握和意識提高的雙獲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結合網絡資源自行探究,以此來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
總之,高中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階段,對于學生高考升學和大學階段的學習有著重大幫助,同時也是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教師應當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讓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并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知識的學習是高考學生硬性的要求,而探究意識就是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但是探究意識培養還屬于探究階段,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