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竹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辛街胡家中學,云南 保山 678000)
邏輯思維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特別是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邏輯思維的運用有著深遠的影響.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很強,對各種數據、結論等有相當高的要求,所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新課改明確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初中生處于形成邏輯思維的黃金階段,如果能在該階段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能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堅實基礎[1].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工業化、學習化社會的持續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發生改變,這也充分反映出初中數學教師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提高數學水平提供可靠的支撐.
數學語言是組成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部分,初中數學中有很多新出現的語言,且初中階段的數學概念比小學數學知識更抽象、更嚴謹,很多初中生難以適應,部分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數學語言,只會一味機械背誦,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就進入困境,解題時思考不嚴謹、推理無據,這就是初中生數學語言障礙,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排除語言障礙,為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對于互為相反數、對邊、任意非零整數、有且只有等抽象的數學語言,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此時教師就要據此為初中生列舉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幫助學生更輕松、更準確地理解數學語言.就拿平行線的概念來說,教師就可列舉生活實例,即筆直鐵路的兩條鐵軌都在同一個平面,且一直延伸,每一處的間隔距離都一樣,因而,永遠也不會相交,教室四周的窗子的左右邊框也是一樣;而對于命題——兩點之間確定一條直線,教師可在黑板上固定一個圖釘,再將一條細線系于圖釘之上,把細線拉緊,圍繞圖釘上下左右旋轉,此時再用另一個圖釘固定細線上的某個點,細線就不能再移動或旋轉了.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輕松感知數學語言,理解更透徹、記憶更牢固,更有助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判斷指的是用相關概念對某事物進行判定,形成判斷是或不是、有相關性或無相關性等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定義、法則、結論等都屬于判斷,所以教師要利用教材知識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的判斷和推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2].
例如,在講解正多邊形的概念時,教師就可用提問的方式描述,讓學生判斷哪些是正多邊形.教師第一次提出的問題是四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是不是正四邊形,學生則回答是,但教師提示學生菱形就不是正四邊形;教師第二次提出的問題是四個內角都相等的多邊形是不是正多邊形,學生回答不是,并不由自主聯想到矩形,留下深刻印象.判斷圖形是不是正多邊形不能只看各邊是否相等,也不能只看各內角是否相等,只有各邊和各內角都相等,才能判定.所以,經過該提問與推理過程,教師讓學生認識到在遇到數學判斷題目時要先思考,自行判斷,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推理是多個判斷的相互關系,從一個或多個判斷推理出另一個判斷的方法,常用推理方法包括演繹推理、歸納推理等,前者是從一般推理特殊的方法,引導學生依據所學定理與法則解決數學問題;后者是從特殊推理一般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題目,整合歸納出通用結論.所以,為有效培養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教師還應重視為學生演示好的、合情的推理.
例如,空間與圖形教學就需要教師遵循新課改要求,減少內在要求,遵循學生心理發展及學習規律等需要,將重點放在操作和直觀認知上,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動手,形成合情的推理能力,在不斷地觀察、比較、分析、推理中得到正確答案,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就拿圓的教學來說,教師就可引導學生結合圓的軸對稱特征發現垂徑的定理與推論;通過圓的旋轉對稱特征發現圓中的圓心角、弧、弦的相互關系;在觀察與度量中發現圓心角與圓周角的數量關系;通過直觀操作發現圓與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等.學生親自觀察、操作之后得出圖形的性質,教師再要求學生證明自己發現的性質,有機結合直觀操作、邏輯推理,顯著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初中學生取得較好數學成績的必備條件,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細節,嚴格遵守邏輯規律,為學生正確示范邏輯思維運用形式,從多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只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堅持訓練,勢必能讓更多的學生逐步掌握有根有據思考、有條有理分析問題的方法,不斷增強邏輯思維能力.
[1]曾敏.初中數學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2):27.
[2]郭名旭.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