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寶花
摘要: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他認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要將教育建立在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實踐也證明,我們只有在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緊緊抓住其“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征,讓小學英語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具生命力,使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充滿活力,從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課堂
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以及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當代教師應當從服務生活的角度出發,準備小學英語教學內容,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布置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會使小學英語課堂更加真實,也會使英語學習的意義更加突出,在整體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水平。那么,如何進行英語生活化教學呢?
一、創設語境生活化
教學必須要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語言存在的意義是表情達意、相互交流。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習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用英語,邊學習,邊實踐,以用促學,學以致用。詞匯教學可以采用相關聯想的辦法,適度拓展,集中識記。如編新話題,將具體情景、現實生活引入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連說帶演,邊再現生活,邊學習語言,并在演練中學會交往,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例如,到親友家作客、到公園游玩、去旅游景點觀光、到超市購物、到醫院看病等等,這些情景對話真實感強,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What does he do?”一課時,我讓學生模仿各種職業特征動作,學“teacher”做教書狀,“TV reporter”做記者報道狀,學“police—man”做警察行禮狀,學“singer”做唱歌狀,學“dancer”做跳舞狀,邊做動作邊回答,既鞏固了職業類單詞,又熟練運用了句型“What does he\she do?He/She is a/an…”。這樣。學生容易利用肢體語言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動作,在動中學,在學中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英語教材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提供了可能。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有利于小學生接受。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善于展開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從學生自身以及其熟悉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層層展開。
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胖瘦,身體部位,喜好和能力等等。例如,Im Mingming.Look!This is my nose.家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的生活內容包括家庭成員,職業,家庭用品等等。學校的生活內容,包括文具,教室,圖書館,操場,老師和同學等等。社會生活包括購物(有關蔬菜、水果、肉類和衣服),旅游等。
在教水果這一課時,除了學習課本上原有的lemon,apple外,我還增加了在超市常見的mango,grape我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精美的水果圖片,讓學生看了浮想聯翩。當看到真實的水果時,他們更是垂涎欲滴。我制作了一個表格,What do you like?并引導學生翻譯此句。然后讓學生回家調查,再回到課堂作報告。走向社會去體驗、感受、創新,回歸學校總結、評價、提高,這是新課程的基本思路,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化。
三、教學過程生活化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創設真實有趣的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巧妙運用英語,并學會舉一反三、適當拓展,讓他們積累運用英語的經驗。小學生們天生喜歡游戲,他們個個天真活潑,爭強好勝,把游戲帶入課堂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Lets go…by…”時,我自制了一副大大的迷宮圖,圖上畫了本單元要學習的地點類單詞以及交通工具類的單詞,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地點圖片所對應的交通工具圖片。學生們看到這幅大大的迷宮圖都熱睛高漲,我適時板書“Lets go…by…”這個句型,讓學生找到后,把單詞填人省略號中。這樣一個句型不教自會。這時我又鼓勵學生換掉本課單詞,嘗試著填人一些生活中其他的單詞,學生更興奮,于是出現了不少像Beijing、Shanghai、WC、school這樣的單詞,一節課就這樣輕松愉快地完成了。
再例如,在教學顏色單詞時,我設計了“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的活動,來鞏固和復習red,green,yellow三種顏色單詞。全班學生起立做小司機,我分別說三種顏色,學生做出開車、停車、等待的動作,做錯了的學生坐下。經過多次考核后,仍然站著的被評為合格“小司機”。通過這項活動,既使學生掌握了這三個單詞,又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
四、課堂評價生活化
課堂評價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好的評價具有導向作用,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然而,一些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語言比較單調貧乏,相同的評價語多次重復使用、評價語使用針對性不強等現象較為普遍,這些評價不但不利于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反而容易使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產生厭煩情緒。
鑒于小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還不太成熟,教師應該多采用“You are a good girl/boy”“You have done a good job…‘Well done”等學生喜歡的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可以將一些實物獎勵給表現突出的學生,這樣的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此外,學生也可以參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互評,讓他們評出課堂表現好、英語運用能力強、學習進步快等的學生。
總之,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歸根結底就是要把無生命的語言與有生命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結合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各種教育手段努力創新生活化學習環境,打造生活化教學過程,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讓英語教學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9):99-102.
[2]王小紅.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2(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