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玲
摘 要: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就要以提高高中學生語文能力為目的;以采用多媒體課件等方式來提高課堂容量,增強學生的參與度;要通過不同的教學環節來激發學生探索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加強學生主動預習以及課外閱讀、習作的訓練。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本應是“光芒四射”“魅力無窮”的活動。然而長期以來,很多語文教師不注重挖掘語文的人文內涵,不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成了教參搬家,備教參,寫教參,講教參,唯教參之命是從。這樣的語文教學,扼殺了多少思維,埋沒了多少創造,真是出力不討好。在高中素質教育開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讓語文課煥發生機,充滿樂趣,從而使語文課堂優質高效?
一、巧設導語,抓住人心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考。比如我讀到的一段關于《藥》的導語就獨具特色:“剛剛同學們感受到了純情的翠翠,體味了湘西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其實大師們都是寫人的高手,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的筆下也大多是血肉豐滿的人物‘藥我們見過很多,有……等等,可是在這篇文章里,藥又有什么特殊之處呢?作者為什么把它寫入文學作品呢?”在這則導語里,一個“其實”便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從上節課中拉出來,隨后運用高超的懸念藝術,層層設疑,絲絲相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深入地鉆研教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老師,從踏進教室的第一步起,就要想著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試想,一個老師唱著走進教室,哪個學生還睡得著覺?課內激趣,首先是導入新課要有趣味性,或以激情感染學生,使師生產生共鳴;或讓學生自主選擇,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或提問,設計疑點啟發思維;或引用詩詞、成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對聯、俗語、歌曲、名人故事等,激發興趣,豐富知識;或用圖片、實物、標本、音像等非語言手段,引起好奇,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的學習情境,自然而然形成自主學習。課堂要有趣,教學方法必須有趣味性,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反應達到頂點,使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促使學生把教學策略內化為學習策略。
比如,根據不同類型的文本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對于論述類的文章,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著重培養學生的概括、提煉、分析、判斷、綜合等抽象思維能力。對于實用類的文章,應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系、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常用應用文教學,應主要借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過多分析。對文本內容的準確解讀和對文本信息的篩選處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文學類作品,則強調感受形象,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又如,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對同一文本采取不同的解讀方法。如散文閱讀,如果強調對美的感受,則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典型意象、獨特意境進行審美,并結合自身體驗達到情感的共鳴,“心有戚戚焉”是其最佳的學習境界。
三、做好設計、落到實處
教學結構既要考慮趣味性,又要考慮實效性。教學結構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訂,要遵循教育規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進,使教學結構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如用于激發思維,促進理解的語文課堂提問模式可以有如下幾種比如學習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課題是“柳宗元詩文的主旨”,這個問題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得清的,也不僅僅是學了著一篇文章后就能全面正確回答的,這就需要對問題進行分解。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這樣操作:
1.提供柳宗元的幾篇代表性的詩文讓學生閱讀,如《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西小丘記》等;
2.把這一課題細化為如下幾個問題,(1)這幾篇文章的主旨各是什么?(2)產生這種思想的原因是什么?(3)這種原因對他的創作產生什么樣的影響?(4)他通常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主旨?這種主旨的表現有沒有不足?
3.在學生發言后提供一些名家的分析,如李澤厚《美的歷程》、余秋雨《文化苦旅?柳侯祠》、王松齡《柳宗元詩文選譯》等文章中的相關論述,以期引起學生更加熱烈的討論。
四、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以及課外閱讀、習作的訓練
1.課外閱讀和習作訓練是確保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課外閱讀和習作的訓練是確保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不同情況布置不同的閱讀訓練和習作訓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那么,課外閱讀和習作給學生的課堂學習也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同時,教師要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還要將這種習作訓練延伸到課下,讓學生要用“我筆寫我心”。
2.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課前預習。
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課前預習,要通過不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高中語文的教師要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去體味語文的真諦,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閱讀,認真思考文本。教師要讓每一次預習都成為一個深度閱讀。
課堂教學是一門多彩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完善……在高中語文素質教育改革之風吹遍大江南北之時,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只要我們滿懷熱情、執著,投身教學改革,開動腦筋,打破沉悶的課堂現象,激發學生的思維,創設高效課堂。就會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知識的殿堂,精神的樂園,幸福的港灣…
參考文獻:
[1]楊年軍.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散文閱讀的開展方法[J].學周刊,2018(16):123-124.
[2]韓義剛.基于多樣化教學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華夏教師,2018(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