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
摘 要:由于繪本富有圖畫、豐富多彩、文字簡潔明快的特點,深受小學生和語文教師的喜歡。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本的優點,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閱讀的樂趣。如何更好地利用繪本指導閱讀,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從繪本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出發,提出一些見解。
關鍵詞:繪本;語文閱讀;結合
由于繪本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文本形式比較特別,將知識以圖畫的方式輸入,這是繪本的特點。每一幅圖片中都有故事和信息,繪本中的故事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小學生剛剛接觸語文知識,在學習時可能存在一些困難,在閱讀中結合繪本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書寫習慣,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語文閱讀中結合繪本的重要意義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擴大閱讀量,盡可能多地閱讀文字,在文字中體會語文知識,將自己喜歡的語句積累下來。這要求學生擴大閱讀范圍,增加課外閱讀量。在課堂上,老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并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繪本。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回顧漢字的拼音,并了解簡單句子的構成。同時,書中一個個溫馨而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孩子們,增加了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這種方式容易讓孩子接受。讓孩子在幽默而輕松的故事中獲得個人感受,體驗閱讀的獨特魅力。善用繪本可以提高教師講課的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兒童的讀寫能力,讓兒童感到快樂。
然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無法完整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寫作中只是簡單地敘事。讓學生閱讀繪本中的圖畫,學習繪本書中的基本語言使用和文章的敘述方法是必要的。每一個小故事中都蘊含一個小道理,可以讓孩子體驗閱讀和寫作的樂趣。讓孩子們愉快地閱讀,發揮想象,勤于思考,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繪本書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一本生命之書”。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牽手繪本
(一)鼓勵孩子們多讀繪本,熱愛閱讀繪本
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教師可以適當選擇配套的繪本供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感悟和快樂。鼓勵學生正確寫出閱讀書的一些感悟,學習里面的語言知識,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印象。例如,在母親節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閱讀《媽媽你好嗎》等相關繪本,可以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讀后的感受,體會媽媽對孩子深沉的愛。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繪本中學習知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小學生的思維處于萌芽狀態,教師需要激發思考,引導學生積極發現繪本中的樂趣。在課堂上,老師不要閱讀繪本,讓孩子主動閱讀,在閱讀中發現問題,老師扮演指導和幫助的角色。在閱讀中,老師應該注意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學生遇到問題老師可以及時回答,這也要求老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上課時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對繪本的理解,并進行補充。課堂大部分時間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例如,在閱讀《我是一條彩虹魚》時,要讓學生明白好的東西可以與他人分享,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完后寫一點讀后感,抒發一下自己的感受,這樣也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
(三)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恰當選取繪本
教師應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繪本。可以經常與其他教師交流經驗,借鑒國內外結合繪本教育的先進經驗;教師應該提高讀繪本的能力,并在講課前充分理解講授的內容;教師應該仔細研究,選擇合適的繪本供學生閱讀,并以學生的喜好為出發點。閱讀時,學生要記錄拼音、關鍵詞、優美的句子等。
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讓學生感受繪本的樂趣,熱愛閱讀,在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教師要鍛煉學生思考和感悟的能力,在讀完每一個小故事后讓學生或多或少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引導孩子們進入繪本的世界,在繪本中閱讀自己,感受閱讀的樂趣,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付紅俐.關于繪本閱讀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8):104.
[2]申盼紅.用繪本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芻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6):96.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