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宛珍
摘 要:習慣的養成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對于低段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從多方面入手,讓學生能聽、會聽、敢說、善說、愿讀、勤讀、懂寫、愛寫,從而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以養成促發展,讓語文在養成中走向精彩,讓學生在養成中走向成功!
關鍵詞:初入學;語文;習慣;培養;發展
漢語言博大精深,語文教學包羅萬象。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常常思索:什么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習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從中我們不難找到答案。今年我接手一年級,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做了如下嘗試,效果不錯。
一、聽
學會傾聽其實包含有兩層意思,表層意思即指要求聽別人講話時要專心,不要做其他事。而深層含義是要“會聽”,聽的時候千萬不能“有耳無心”。我是這樣做的:
1.表層入手,能聽
首先我從表層入手,告訴學生:“別人在發言時要認真聽,認真聽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只有會認真聽別人發言的小朋友才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小朋友,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小朋友。”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的具體方法是:觀察學生的動作行為、眼神,或者隨意指名某個學生重復剛才發言的同學所說的話等。對于那些能傾聽他人發言的學生,我會及時表揚,讓其他學生有個仿效對象;對于那些心不在焉的學生,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經常在課堂上開展“最佳小聽眾”的比賽,以便對這種習慣進行鞏固。
2.由表及里,會聽
讓學生學會聽。首先,我給學生定下聽的目標,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小朋友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么樣。”在學生發言完畢后,會說:“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其次,我從不吝嗇我的評價和贊揚,如我經常會說:“誰能幫助他?你來,你真棒!”“這么一點小小的錯誤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這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卻使學生能傾聽、會傾聽,培養這樣的習慣,我們何樂而不為?
二、說
1.敢說是基礎
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因為家庭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學生也顯得良莠不齊。有些孩子善于表達,說話很有條理;有的膽子很小,上課不敢舉手。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我覺得,如果老師肯努力,對學生有信心,給他們足夠的鼓勵,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2.善說是關鍵
如果說敢說是基礎,那善說就是關鍵。平時我就非常注意讓學生說普通話,規定進入學校就得用普通話交流,而且要求說完整話,有時候課堂上就是讓學生重復上兩三遍,也要他把話說完整。平時也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句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為以后的寫話打下基礎。
三、讀
對于初入學的孩子來說,在讀的方面應該培養他們怎樣的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自覺拼讀,打好基礎
漢語拼音教學一向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但也是重點。要想熟練地掌握,除了趣味教學、當堂鞏固外,還需要經常地練習,怎樣才能讓學生自覺地去練習拼讀?我經常在班級里根據教學的進度,布置學生一定的拼讀任務,讓他們平時課余時間自主練習,然后找時間組織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或在男女生之間、四大組之間進行競賽讀。小學生爭強好勝,他們都想當小老師,因此,他們拼讀的興趣很高,自然不需老師多花力氣,就能養成自覺拼讀的習慣。
2.自主識字,興趣濃厚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是閱讀的基礎。但識字教學歷來就是一個難點。教師憑借一張卡片,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除了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趣味識字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給班級里的物品貼上標簽,把學生的姓名貼在桌角,讓學生拼讀識字。平時在課堂中,我經常注意表揚那些識字比較多的學生,還讓他們準備了識字本,讓他們把平時生活中認識的字剪下來貼上去,有空時拿出來,可以自己讀讀,也可考考別的小朋友,還定時對他們的識字本進行檢查、評比、獎勵。
四、寫
1.打好基礎學寫字
一個人想寫一手好字,寫字的姿勢特別重要。因為學生在幼兒園所受的寫字教育標準不一,有些不夠正規,在學生當中,拿筆姿勢錯誤的不在少數,寫字姿勢不正確的就更多了。為了糾正這些書寫習慣,我在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上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孩子們練字時,我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糾正,共同進步。但光有好的姿勢也不能變為一手好字,在剛開始學寫漢字時我下了相當多的功夫,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無不嚴格要求,基本上是一個一個糾正過去的。有時候,一個字就得花上一節課的時間,但我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功夫下得值得。
2.看圖發展練寫話
在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和一定的漢字后,就可以開始練筆的訓練了,可以讓學生從一句話、兩句話開始,不會寫的字用拼音,重要的是促使寫的習慣的形成。記得第一次練寫,我讓他們對我說一句真心話,學生興趣很高。每一個學生都寫得興趣盎然,每一句都童稚可愛。雖然其中難免有拼寫錯誤或錯別字,但都寫得那么誠摯、自然!然后,我一步一步提高要求,從一句到兩句,從兩句到三句……慢慢地,學生寫的習慣形成了,寫的能力也提高了。
經過半個多學期的訓練,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習慣正在逐漸形成,但語文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地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那就讓我們老師努力去探索,以養成促發展,讓語文在養成中走向精彩,讓學生在養成中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李鵬.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J].文學教育(上),2009(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