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 要:教研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扎扎實實地開展好教研工作是切實解決教學問題,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的動力之源。從古至今,專家、學者都把提高教研效果作為提升學校發展的新動力,希望通過提高教研質量來促進教師發展、教學發展和學校發展。但作為廣大農村中小學校教研工作的組織者,卻常常為學校教研工作的正常開展而頭疼。從目前農村教研現狀及如何點燃教師教研熱情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村;教師;教研
一、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現狀
校本教研是近年來學校經常開展的一種教育教學研究的形式,它有指定的任務、方法和內容。它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教育理論、政策、法規和先進的教學經驗,并且進行正確的管理和施行。綜觀校本教研,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現狀,依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師認識不夠,校本教研難以開展
大多數農村教師以工作忙、教學任務重,無心、無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作為借口,其中還有很多教師以自己學歷淺,資歷不夠,搞教學研究是專家、學者們的事來為自己開脫,因而對其不夠積極或有畏難情緒。同時,教師自身素質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學校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
2.學校管理者不夠重視,校本教研名存實亡
不少基層教育部門的領導,特別是學校管理者對校本教研不夠重視,認為教研是徒勞的工作,小看了校本教研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錯誤地采取“應試教育”的辦教育方式,致使學校教研室、教研組形同虛設,教研活動布置多、開展少、效果差,甚至有些農村中小學校把“校本教研”當成了學校的負擔,極大地抑制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的興趣,老師也因此失去了自我提升的機會,校本教研名存實亡。
3.教研活動形式單一,教師不愿參加
當前農村學校教研活動難開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研活動形式單一,教師已經對教研失去了興趣。目前農村學校開展的校本教研往往只是上課、聽課和評課。教研活動不能結合學校實際解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對關系全校實際的教學改革的根本性問題往往重視不夠或不敢研究。不能體現校本教研的真正內涵,不能正確處理好日常工作與校本教研工作的關系,甚至有的老師認為校本教研工作不但未能促進其他工作的開展,有時反而還干擾正常的教學工作秩序。
二、如何點燃農村中小學教師教研的熱情
面對這些現象,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教研工作的組織者,我們應該如何轉變教師教研的觀念,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1.強化校本教研的管理機構
學校要把校本教研當做重中之重。學校負責人要全程參與校本教研機構的建立,同時擬定符合本校實際校本教研的方案和計劃,并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條件、環境等方面給予校本教研重要保證。
2.營造良好教研環境
校長對教研的重視程度是調動教師積極性、搞好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學校校長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上公開課,帶頭參與校本教研,用教研興教、教研興師、教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影響和感召廣大教師,并積極為學校教研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和校本教研文化。必須讓所有教師都認識到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發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所以,營造良好的教研環境,能使一個學校重新煥發出教研的力量,快速地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扭轉學校教學質量落后的現狀。
3.完善教研獎勵機制
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是農村學校開展好校本的前提保障。每個學年初,學校應該制訂好教研計劃,并根據每一個教師的實際情況制訂好相應的教師教研獎勵機制,防止學校與教師間出現相互扯皮現象,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調動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對未達標的教師提出改進的要求,不讓一個教師在教研中掉隊,甚至實現專業發展的快速提高。
4.不斷搞活教研形式
為了不斷刺激教師的教研神經,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研方式,豐富教研活動內容。除了可以開展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等教學活動,還可以開展教學沙龍、交流研討、專題講座等活動,更可以通過開展青藍教師結對幫扶活動,安排新老師上拜師課、匯報課,骨干教師、名師上展示課、示范課,讓骨干教師、名師手把手教、帶年輕教師,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起來,成為學校的教學新秀和教學能手。
總之,要想開展好校本教研,身為農村學校的管理者和校本教研的組織者,必須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和熱情,只有這樣才能領著全體教師真正走上“以教改促教育,以教研促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汪海.關于教研員評課幾個問題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2(5).
[2]何文明.論教研員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轉換和指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2(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