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重熹 劉曉燕 李麗芳
摘 要: 本文通過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成長環境要素的分析,闡述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的優勢條件,并從創新科研理念,搭建信息交互橋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大師、博士引路、科研任務傳、幫、帶;建設人才團隊,打造科學研究共同體四個方面,對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 高職院校 科技領軍人才 培養
高職院校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指在高職院校中具有出類拔萃的學術素養、優秀卓越的領導才干、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他們在高職院校創新團隊中起著核心導向、領軍發展的作用。本文以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高職院校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路徑。
一、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的成長環境要素分析
(一)硬件條件優越,創新平臺適宜。
科技領軍人才的成長離不開科研條件的支撐。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硬、軟件皆佳的實驗室資源,組織單位提供的相對優越的工作條件,適宜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且相對合理的資源配置,都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二)管理制度完備,經費投入充裕。
建立便捷、完善的科技人才開發、引進和管理體系,擁有完備的科研、人事、財務等管理制度,以政策、制度促進科技領軍人才匯集,有利于發揮其創造性和積極性。同時,為出類拔萃的科技人才提供穩定、持續、足夠的研究經費,是促使其多出成果、多做貢獻的重要前提。
(三)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團隊融洽。
根據科技領軍人才的專業特點、研究領域,通過提供個性化高端培訓、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合作等方式,能促進科技領軍人才視野拓寬、迅速成長。同時,和諧的人才團隊、融洽的工作氛圍、和睦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凝聚人才的力量。
二、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的優勢條件
(一)河北省重點建設的示范性高職院校。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溯源于1956年9月交通部創辦的“交通部石家莊公路工程學校”,歷經變革,2002年升格改制為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河北省教育廳。2007年該校在河北省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被評價為“優秀”。2010年學院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建設的示范性高職院校。
(二)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學院確立了“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突出交通特色、辦高水平學校、育高素質人才”的辦學定位,積極參與重大工程項目,開展技術咨詢,進行科技攻關,完成700余項交通部、鐵道部、省科技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的科研課題,于2016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三)專業特色化突出。
學院專業建設呈現出“路橋強、汽車精、航海特、物流新、航空亮”的嶄新局面,先后建成5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央財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學院形成了以工科門類為主體、交通專業為特色、多專業協調發展的局面。
(四)科研條件相對優越。
學院擁有河北省公路工程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科研工作平臺,擁有橋梁與道路工程檢測中心、道路工程檢測、物聯網、新能源汽車、城軌運營車站控制室綜合仿真等42個實訓、實驗室,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產達3436.45446萬元。這些科研平臺及實驗體系高度融合、集約共享,為科研創新提供可靠有力的硬件支撐和實驗驗證。
三、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的路徑探索
(一)創新科研理念,搭建信息交互橋梁。
在實踐中,學院踐行創新理念,始終以服務國家和河北省基本建設為目標,積極走“以科研促教學、以項目推教改、以成果助服務”的道路,“產學研用”密切結合,立足交通,幫扶企業,輻射京津,服務社會。參與科技攻關,提供技術服務,實現先進知識與技術信息的交互,市場經濟需求的信息傳遞,搭起科技人員與企業間的橋梁。如與中鐵十六局、十七局、河北路橋集團等多單位提供技術服務,2012年至2017年開展橫向課題49項,累計經費達503.9811萬元。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勵機制。
學院人事處、科研處、黨政辦公室等多個部門,加強信息溝通與協作,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學院人才開發、培養政策、建立健全科研扶持體制機制,對做出貢獻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進行獎勵。
如對于引進的博士,給予8萬科研啟動資金,10萬安家費;將“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各層次人員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對其技術創新能力、科研合作意識、知識技能水平進行培養;對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學院分別獎勵10萬、5萬、3萬元。對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學院分別獎勵3萬、2萬、1萬元等。對列入國家、省科技計劃、省社科基金及成果轉化的項目,給予相應的配套補助等。
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多管齊下,成果較為顯著,截至2012年至2017年,學院共承擔各級各類課題700余項,獲河北省科技獎項10項;專利、軟著35項,專著、教材225部,核心期刊、三大檢索論文490篇。一系列人才開發、培養政策有力提高了科研人才的積極性。
(三)博士、大師引路、科研任務傳、幫、帶。
各專業博士科研能力突出,學術造詣較深。科研大師善于鉆研和實踐,積累了扎實的理論知識,技術精湛,其創造力始終走在科技的前沿。學院于2016年9月在各系部建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大師工作室”。
目前16名博士入駐,聘請科研大師2名。他們一系列發明、創造和重大技術革新應用在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我院博士主研的“高烈度區復雜地層條件茅坪山隧道穩定性控制技術研究”的項目在滬昆高鐵、金沙江烏東德水利和張涿高速公路等不同行業領域近30個隧道工程中得到應用和推廣,其中7個主要應用單位節支總額約4億多元。一名科研大師主研完成多項課題,獲河北科技進步獎5項,在國內核心期刊,國際會議發表科技論文40余篇,其中EI、ISTP檢索收錄論文10篇。
同時,博士和科研大師在科技活動實踐中積極傳、幫、帶,培養我院青年技術技能骨干、科學技術研究人才,發揮著科技引領作用。
(四)建設人才團隊,打造科學研究共同體。
配備合理、技術卓越的人才團隊不僅能夠全方位整合資源,實現知識優勢互補,還能發揮科技領軍人才在團隊中“領”的作用,有效地完成高、精、尖的大課題攻關,學院對于組建、培養、發展人才團隊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則,因才設崗,人盡其才。設置專職科研編制,科研編制人員主要任務為組建優秀人才團隊,承接重大科研項目,選取科學前沿的、具有重要探索性、重大開創性的課題進行研究。二則,打造科學研究共同體。以大師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為依托,以課題為紐帶,構建以大師、博士、教授為龍頭,碩士研究生為主力的科研團隊,全院成立33個科研、技術服務團隊,形成后備力量較為充足、層層遞進發展的人才梯隊。
參考文獻:
[1]肖新立.高職院校應用型科技領軍人才的勝任力構成及培養思路——以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為例[J].科技咨詢,2018(14):139-142.
[2]李穎.天津市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2.
[3]陳攀峰.勝利地質院科技領軍人才管理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13.
[4]喬英霞.科技領軍人才創新旺盛期成長環境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2.
[5]郭俊.高校科技領軍人物成長規律的實證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3(2):120-125.
[6]陳慧.基于能力與業績評價視角的高職院校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19-2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科研合作研究課題(項目編號:JJRSHZ-2018-03040)成果;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D17103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