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摘 要:針對沈陽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了解和分析,提出發展沈陽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文章對沈陽市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展作了詳細的闡述,設計出如何我市發展的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新時代;沈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一、沈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沈陽市各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已經步入正軌,并且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相應的職能規劃與資源配備均已準備就緒。沈陽市各高校都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也先后設立了專門的教育指導機構。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課,校企合作孵化基地也紛紛建立,竭盡所能地為高校大學生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實習機遇。不過,即便現在各高校相應的都作出了努力,也還是存在參與度不高,大學生創新創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現象,因此亟待改變現有模式,提出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增加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能力,盡量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本質,增強個人能力,促進崗位創業!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8沈陽市大學名單,總共48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29所,專科學校19所,而名單中的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已經停止招生,沈陽市所有高校如下表所示,47所高校中部分高校有單獨的創新創業學院,有的學校已經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整體來說,沈陽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已經開展的有聲有色,不過也存在著新穎項目缺乏,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
二、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要求
在2017年10月18日召開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時期,同時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新的判斷,新的目標,新的決策部署,報告吹響了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號角。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培養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學生,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高度融合,積極吸引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相關比賽,在創新創業課堂中積極引入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則是新的命題,也是高校重要的任務。
三、推進沈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從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來看,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載體和途徑有三個: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如何對這些載體途徑進行組合、優化,以發揮其最大的教育效果是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核心問題。具體而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優化沈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一)構建沈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過程中,除了最基本的課堂教育外,可以不斷豐富、發展、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使創新創業課程更加具有實效性。從教學內容上,各高校要積極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領域的教育理論,開展新的教育教學實踐,重點扶植創新創業教育與二級學院的專業融合,著重研究先進理論、學習先進經驗。各高校應該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獎勵機制,鼓勵專業老師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課程建設中。從教學手段上,要積極引入具有“雙創”經驗的、優秀的、取得一定成果的大學畢業生和企業家深入校園開展實踐教學。從教學方式上,要不斷加強高校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合作,聘請專門人員解讀創業政策,廣泛利用多媒體資源,發揮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使創業政策法規深入人心。
創新課程進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創新課程作為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改革專業課程內容,開發創新課程,在學生培養方案中設立專業創新課程學分和創新創業實踐拓展學分,通過訓練項目課程化,擴大學生受益面,推動基于問題的“教”與“學”。
最后形成立體多維的教育體系,使創新創業教育在沈陽高校無死角,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
(二)構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打造現實與虛擬實訓平臺
實踐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如前所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實踐,是個體實踐過程中通過構造、理解等方式最終形成的。只有通過系統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才能把有關知識轉化成創新創業能力。
實踐教育平臺建設是實踐活動得以展開的基本保障。目前,隨著國家對創新創業的高度重視,國家層面、地區層面、學校層面都在努力建設實踐平臺,形成了一批質量較好、影響較大的大學科技園、高校學生創業實習基地、實踐教學基地等實踐平臺,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當前的實踐平臺大多是粗放式的,針對性、實效性有待提高。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是高度個性化的能力,需要個性化培養,需要建立完善更加個性化的實踐教育平臺。這就要求既要緊密結合大學生學歷層次、年齡特征等因素,從縱向上分層設計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平臺,又要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內容維度、發展水平、成長需求等因素,從橫向上分類設計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平臺。
各高校可以積極開發校本實踐虛擬平臺,學生通過虛擬平臺了解創業流程、提前體驗創業過程,做到心中有數。此外,虛擬實訓平臺還可以實現創新能力測試,創新能力培養等。
(三)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樞紐。起步較早、發展較成熟的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以校園創業文化建設為樞紐,推進高校整體革新”。美國的經驗表明,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圍作支撐,這種氛圍的核心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當前高校不利于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崇尚權威”的文化,破解的關鍵就是培養學生“挑戰權威”的精神,進而形成“挑戰文化”。“挑戰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于“崇尚創新、樂于挑戰、勇擔風險、寬容失敗”。
參考文獻
[1] 趙翀驊.關于沈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發展的對策建議[A].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亞太材料科學院.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管社科)[C].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亞太材料科學院: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18:4.
[2] 呂經緯,張凡迪.沈陽市高校大學生創業動機與積極心理資本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216-217.
[3] 郭艷君.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J].長江叢刊,2018(01):160.
[4] 尚慶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創新的三重維度[J].求索,2017(10):20-27.
[5] 龔少情,齊衛平.使命自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征[J/OL].學術探索,2017(11):1-7[2018-10-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6] 石蕊.沈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