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隱私權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現代,網絡廣泛運用在社會各個領域當中,人們能夠通過網絡很輕松地查找到自身所需要的資料。因此,在網絡環境下,人民的隱私權能否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已經成為廣大人民關注的焦點。強化對網絡環境下的個人數據和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已成為國際社會立法的當務之急[1]。本文通過闡述網絡隱私權的概念,分析網絡環境下隱私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和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保護措施,以期有助于網絡環境下個人隱私權保護的完善。
關鍵詞:網絡環境 隱私權 保護 措施
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廣泛運用的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發生了改變,交往空間也極大擴展了。人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個人的隱私也非常容易受到侵害。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主要組成部分,這與個人權利問題緊密相關。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通過技術手段改善隱私保護的硬件和軟件設施。
一、網絡隱私權的概述
在網絡環境下,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問題得到了人們的關注。網絡隱私權是將傳統的隱私權在網絡環境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網絡環境下的個人隱私權主要包含了公民的私人信息、私生活等,確保在網絡環境下公民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外界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保證公民的私人信息不被他人破壞和侵犯的一種合法權利。另外,網絡環境下的個人隱私權要求不可以將個人資料公開發布在網絡上,不可以隨意詆毀他人。總而言之,即不能侵犯公民個人的合法權利。
二、網絡環境下隱私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我國大多數企業和個人缺少個人信息保護的觀念。在網絡環境下,大部分人并沒有注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隨意將自己的信息公開在網絡環境中,或者沒有謹慎使用個人信息,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對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一些企業沒有足夠的自律觀念,隨意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對用戶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對于網絡服務商來講,大部分網站沒有對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給予足夠的關注,沒有及時修復網站存在的安全漏洞,以至于許多不法分子盜取大量的個人信息。
第二,個人信息背后經濟利益對企業的誘惑。企業獲得用戶資料后,通過發送廣告等途徑,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甚至有些企業通過出售個人信息直接獲得經濟利益。這就使網絡環境下個人隱私權受到了更大的威脅。
第三,法律不完善。伴隨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廣泛應用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與此同時由網絡引發的或與網絡有關的隱私權案件卻不斷增多。通過立法對個人隱私權進行保護是至關重要的。而當前,不管是基本法還是根本法都缺乏對隱私權的保護。首先,由于受到經濟水平的限制,我國憲法并沒有涉及隱私權的問題。其次,對于民法保護,我們不具備清晰的隱私權界定。
三、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第一,經濟損失。在網絡背景下,越來越流行電子銀行、網絡購物以及網上炒股等活動,個人網上賬戶不斷增加。通過網絡進行交易存在很多風險,個人網上賬戶等信息容易泄露,而類似于信用卡被盜刷等類似事件往往導致經濟損失。
第二,受到騷擾。隨著科技和網絡的發展,個人隱私權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2]。通常情況下,在我們泄露個人信息之后,會不斷接到各種騷擾電話、短信等。例如總是接到廣告推銷的電話,各種商場打折或降價的短信,各種房產中介的電話等。
第三,自身安全受到威脅。在網絡背景下,如果泄露了個人收入、住址等信息,這就增大了出現損害人身安全的犯罪事件的概率。一些不法分子竊取他人信息之后,會在確認受害者家中無人的情況下入室行竊。目前,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憑借盜取他人信息進行勒索、敲詐、打擊報復,這些都嚴重威脅了我們的安全。另外,受害人可能會因為個人隱私的暴露受到巨大的精神打擊,現在,不少公眾人物因“人肉搜索”受到網絡上的各種攻擊,導致精神崩潰。
四、網絡環境下個人隱私權保護的措施
第一,加強網民自身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宣傳畫、公益廣告等方式對個人隱私權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宣傳,讓每個人都對個人隱私權的法律有所了解。開展各種信息技術交流會,讓人民群眾對信息技術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從而通過合法的技術手段防范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在網絡環境中填寫個人信息時,人們應當考察對方是否具備用戶協議和經營許可,并且應當要求對方將自己的信息保密。
第二,對個人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要使人們的個人隱私權得到實際、全面的保護,就一定要建立具有操作性的、完善的個人隱私權法律保護體系,打造維護個人隱私權的法律環境。特別是要嚴格規范企業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并制定明確的懲罰措施。個人隱私權法律保護應該將保護個人隱私權和個人隱私進行有機結合。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已步入日常生活信息化、個人信息商品化、網絡人格虛擬化的潮流[3]。雖然網絡讓人們的生活變的更加便利,但是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網絡環境下的個人隱私侵權的事件時有發生,導致人們遭受經濟損失,甚至維系自身安全。。因此,我們應當加強人們自身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對個人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從而使網絡環境下的個人隱私權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全弟,趙麗梅.論網絡空間個人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法學論壇,2002,(02).
[2]胡文濤.我國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法律存在的問題及思考——以與互聯網企業利益平衡為視角[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
[3]胡安權.公民隱網絡私權的法律保障淺析——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為例[J].法制博覽,2015,(04).
(作者簡介:李亞慧,山東省昌樂二中,高中學歷,研究方向:法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