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寶娟
摘 要:新課改中提出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巧用插圖,根據課文內容,播放相應的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看插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進而主動閱讀課文,在閱讀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更加扎實掌握語文知識點,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巧用插圖;小學;低段語文教學
小學生對于生動的插圖比較感興趣,教師授課時,為了喚起學生閱讀興趣,便可根據不同的課文,在網上查找相應的圖片,從而播放生動立體的畫面以及直觀的插圖,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認真觀看插圖,而后,積極閱讀課文,進一步提高閱讀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充分體現出巧用插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十分有利。
1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巧用插圖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授課之前,先在網上依據課文內容下載相應的圖片,借助投影儀播放插圖,在搭配課文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觀察插圖,進而初步了解課文的主旨思想,而后,主動品讀課文,便可發現學生斷句不準確,以及讀音不標準,耐心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逐漸學生通順閱讀課文,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課文時,充分意識到可以依據插圖想構建文中的故事情節,想象力和觀察力得以增強。同時,在品讀中深層次理解課文的寓意,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學習效率明顯提高,不僅構建高效課堂,還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之中,有利于活躍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由此可知,授課時巧用插圖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巧用插圖讓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活起來
2.1根據課文內容播放插圖
當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構建時效性課堂,應先創新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時根據課文內容,運用互聯網下載插圖,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播放生動化、動態化的插圖,使畫面感較強,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觀察圖片,一邊觀看一邊思考圖片滲透的含義,逐漸了解課文以描繪景色為主。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就可以先播放生動的插圖,學生觀察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求學生結合插圖和課文的內容說出閱讀感受,以此作為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認真品讀課文段落大意,從而自主總結出文中運用了諸多優美的詞語描繪桂林美麗的山水。同時,觀看立體的插圖,明確課文描寫桂林山水甲天下自然風景,便可按照自己所想的畫面,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在閱讀過程中深入理解課文各段的含義,便可快速掌握文中的主旨思想以及多種修辭手法,勢必會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觀察力。
2.2結合插圖提問,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新課程時,要注重巧用插圖,便可根據不同的課文下載文中描繪的風景圖,從而播放圖文并茂的畫面,而后,提出多個問題,以此布置懸念,引發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主動閱讀課文,一邊閱讀一邊觀察圖片,逐漸總結出文中的故事情節以及抒發的情感,并了解課文以敘述為主,運用諸多的詞語描寫人物。例如:在學習《司馬光》時,先播放多個立體的插圖,學生觀察之后,依據圖片和課文內容提問,文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一番深思熟慮,帶來問題閱讀課文,閱讀中品讀文中各段,逐漸總結出課文的主旨,最終高效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3引導學生先觀察插圖后閱讀
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巧用插圖,通過展示出一個個立體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后閱讀,促使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積極聯想課文內容,便會對課文產生閱讀興趣,從而增強閱讀動力,主動閱讀課文,有效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夏夜多美》時,立足于課文,查找相應的插圖,便可播放生動的插圖和立體的畫面,學生觀看完,要求學生聯想插圖閱讀,而后,說出閱讀感受,調動學生主動觀察插圖,積極品讀課文內容,閱讀中歸納出文中描繪了美麗的夜景,體現出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和自主總結能力。
3總結
綜述,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巧用插圖,結合課文內容配圖,展出生動形象的圖片,促使學生聯想課文內容,注意力更專注,思維更活躍,逐漸學生由被動的狀態轉為主動閱讀,從而在閱讀中理解和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進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時,對課文內容印象深刻,主要在于巧用插圖,有效增強學生記憶力,表明插圖在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方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創新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巖.如何巧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J].基礎教育研究,2013(18):61.
[2]詹慧麗.巧用插圖讓低段語文教學活起來[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94-9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