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偉
摘 要:班主任工作位低責任重,期間我有過彷徨,有過挫折,更有過成功,也有些深入的思考,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敘事。
關鍵詞:班主任;敘事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主管著整個班級所有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和生活。作為班級的靈魂——班主任應該為班級建立一個理念,圍繞理念逐漸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引導學生不斷轉變思維觀念。真正的教育,應該對學生具有提升意義,能夠引領學生不斷拼搏。班主任所要做的是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學生未來。由此,我基于理想教育談談班主任工作:
一、嚴而有法,寬而有度
在各個行業強調精細化管理的今天,教育也不例外。精細化管理班級要先講規范化,后講人性化。班級的班規就是法律,制定班規就是要培養學生規范意識,班規既要制定精細的措施,又要讓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做到嚴而有法,寬而有度。嚴格的時候要先估計一下這一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有效貫徹,執行時是否以合理的方式要求學生,學生違反規定時的處理是否合理;寬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放松了規范,是否前后矛盾言行不一,是否過分暴露了自己而成為“紙老虎”。在經歷多年班主任工作之后,我也曾經以為只有鐵腕才能達到教育目的,現在一言兩語已經能讓學生的課堂秩序井然了。實際上,嚴格的紀律會扼殺創造力,寬容異類思維才會創造奇跡。
二、給生硬的規矩,披上溫和的外衣
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班級管理與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但學校的規章制度似乎都是板起臉來訓話,在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的學生面前,在流行“溫馨提示語”的今天,它冷冰冰、硬邦邦的面孔讓人難以接受,弄不好,還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任何強加給學生的紀律僅能停留在學生精神之外,基于相互合作和尊重的紀律才能植根于學生的心靈。”因此,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實踐中,我不斷嘗試換一種方式表達,讓冷冰冰的規章制度也擁有溫暖的溫度。比如在班級紀律上,手機紀律是班級第一條鐵律,手機是管理的一個難題,盡管教育部已經禁止手機等智能設備進入校園。第二條鐵律就是任何請假只能班主任批準。除了手機和請假以外,其他細節的紀律措施不輕易實施,原則是先提醒警告,再處罰。一兩次違規可以善意提醒,一段時間內連續兩三次違規就交談警告,如果警告無效繼續犯錯,才會進行處罰。因為犯錯也是學生的權利,一個不會犯錯的學生是非常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經過提醒和警告無效的時候,才能處罰,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紀律是那么冷冰冰,那么抵觸。這樣的班級紀律反而比一犯錯誤就處罰效果要好很多。
三、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
班集體中形成了正確的集體輿論,可以使班集體更加團結,更加朝氣蓬勃。一個學校形成沒有正確的集體輿論,很多規章制度在學生眼里是反感和抵觸的,一個班級沒有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這個班級就不會團結和有凝聚力。一個班集體要形成良好的班級輿論,要善用班干部的力量。善用班干部的力量,一方面要督促班干部以身作則,維護良好的班級輿論。另一方面,要利用班干部在同學中的威信,積極宣傳正確的輿論,抵制錯誤的輿論。班干部的好壞,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很多班級都實行值日班長制度,及時反饋當天值日的具體情況,班干部好壞可以從這里衡量,同時也可以及時了解班級動態,更好的管理班級。需注意當值日班長反映當天情況的時候,班主任一定要及時回復,哪怕是簡單的說“好、知道了、謝謝”等言語,都是對他們的支持,如果沒有這樣,班干部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制度也不能有效執行。
四、密切配合家庭教育
理想的教育是建立在老師和家長良好的共同合作上的,必須十分注重在教育中與家長的配合。事實上,家庭的教育是無法用學校教育來代替的——孩子的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育事無巨細,都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在進行電話或其他方式家訪時不僅要探討孩子存在的問題,更要探討解決問題以及家校配合的辦法。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如家校微信群、QQ群,信息可以談職業生涯規劃、成績、心理健康、安全知識等內容。特別對后進生,需要極大的耐心。對他們來說,上課什么都聽不懂其實很痛苦,基本都會放棄的。這就好比我們大多數老師去聽一節英語的公開課,一樣的道理,我們聽不懂只能在下面發呆或者做其他事情,更何況這些學生是每天坐在教室。
五、多讀書,多學習
教育有規律,但沒有一條規律適合于所有的學生。00后的孩子,他們要求民主、平等的意識很強烈。他們真的越來越難管,他們不再是“唯命是從”的“好”學生,有時會公然地“挑釁”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活生生的學生,要用智慧的手段去面對,這就需要多讀書。教育需要智慧,而智慧來自學習,向周圍同事學習,在網絡上學習,向書本學習。教師一輩子都和書打交道,班主任更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僅滿足于自身學科,還需要看些專門的教育著作。像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美國有雷夫·艾斯奎斯在《56號教室的奇跡》中倡導“沒有害怕的教育”、羅恩·克拉克的55條班規、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中國有魏書生的民主管理方式、李鎮西的公民意識教育,還有王曉春、李希貴、萬瑋、陳曉華、張萬祥等著名教育專家,都會給我們很好地啟示和借鑒,這些專家基本上都是從普通的教師成長為專業學者的,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現在的學生喜歡和佩服有教育智慧的老師,只有多讀書,多學習,才能應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班主任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記錄和反思班主任工作的點滴敘事,才能不斷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質量,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對班主任及教師而言,中國夢就是教育夢,我們需要的是給夢想一點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
參考文獻:
[1]郭艷濤.高中班主任應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
[2]王增科.談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