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信息化時代,高科技教學模式掀起了教育領域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推動了各個學科領域的教學改革。本文選取濟南大學不同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充分利用慕課和微課的資源優勢實行對傳統課堂的翻轉,探討這種新型教育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關鍵詞】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可行性
【作者簡介】張丹丹(1974-),女,山東威海人,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一、引言
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的沖擊和影響日益明顯,引發了人們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及教學效果的質疑和反思。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是由互聯網催生的“教育新寵”,校園“三課” ——課堂、課程、課本將實現“網絡變身”,課本變身為網絡資源,課程變身為慕課,校園教室變身為翻轉課堂,再進一步,就是學校教育變身為“互聯網+教育”(周雨青,2016)。
二、基本概念界定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即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
慕課是一種在線的教育模式,其對網絡用戶開放的門檻較低,用戶可以免費注冊使用。慕課的每門課程會定期開課,用戶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慕課資源,注冊開課后除了要觀看相應的視頻教學外,還需要通過網絡參與討論、提交作業、提出問題和階段性的考試,這種學習模式類似于線下課程的作業評估和考核要求。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胡鐵生,2011)。微課視頻的時長不超過10分鐘,聚焦解決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微課選題時候要體現其小而精和微而全的特點(李曉麗,2016)。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前發布學習資料(紙質或媒體),學生在課下完成相關資料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答疑、指導實踐、知識探究等)的一種區別于傳統講授教學的新的教學方式(伍宏健,2014)。翻轉課堂對傳統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主體和教學方式進行了翻轉,即將課上內容翻轉到課下讓學生自主通過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并完成老師的配套作業要求,學生代替教師翻轉為課堂主體對所學內容進行展示并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進而在課后復習階段進行調整并最終完成對知識點的鞏固和把握。
三、以慕課和微課為資源基礎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的建立
為了對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可行性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從濟南大學大一新生中選擇了來自于法學、電氣自動化和國畫專業的238名學生。這幾個專業的學生極具代表性,既能體現高中階段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背景差異,也包括了整體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的藝術生。
1.以慕課和微課資源為主的課前準備階段。課堂教學涉及到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階段的活動,以大規模的網絡資源為學習平臺的慕課和短小精悍的微課學習視頻是學生課前準備階段最主要的媒介載體。我們首先會從UMOOCs、Coursera和edX等國內外知名慕課教育平臺中匹配尋找到與大學英語相關的名校及名家教育資源,通過分類整理和具體的資源優勢說明在每堂課前通過QQ群推薦給學生。慕課資源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及信息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和基礎性的特點。微課是制作精良的短小教學視頻,是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材料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的并在課前通過網絡發送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視頻材料,微課相對于慕課而言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對知識進行了片段化和碎化的處理。
2.實施翻轉課堂的課上實踐階段。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展示。每堂課上根據課前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個人或小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播放音頻或視頻,從而把學習的效果通過一種更為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在此過程中,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可以自主提問,針對性地參透任何知識點的內延和外展。另外結合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演示,老師可以進行深層次的點評、分析和總結,對所學章節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二次講解和深入拓展。以鞏固和加強為目的的課后復習階段。
3.通過翻轉課堂過程中學生們的展示和老師的中肯點評,每個學生實際上要針對自己課前制作的展示作品和課上的表現進行課后整理修改,以備再下一次的回顧和檢查之用。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進行累積的過程,因此課后對本學習單元所應掌握的知識點的整理和回顧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先前的努力和付出收效不會太大。老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階段的引導和監督,鼓勵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和盲評,建設一套較為齊備的評價考查系統,通過不斷的鼓勵、參入和成績量化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成為成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領者。
四、課堂教學研究的結果分析及應對策略
針對在此教學改革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分析了課堂教學的結果并提出了如下的應對策略。
1.課前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課前教學資源的推薦和教學任務的布置是決定翻轉課堂能否取得成效的基礎。慕課平臺資源較為豐富,但注意一次推送資源的質與量,過多或水平較低的慕課資源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厭學情緒,要追求少而精的精品資源推送原則。另外,教師制作微課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應加大對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定期培訓,形成具有高學術和課件制作水平的教學團隊。課前學習的主體是來自于各個專業的大學生,這些學生們高中文理科背景不同,另外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文化課的基礎方面也稍遜一籌。因此在推送資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文科生、理科生和藝術生的接受水平及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慕課資源和微課課件。
2.課堂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教師把翻轉課堂的教學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并不表明教師對教學內容不予干涉和評價。學生們學習能力差異很大,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參差不齊,因此教師的點評必須具有針對性和差別性。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可用的進行全面講解的時間被大幅壓縮了,雖然點評學生學習成果展示的過程也是一種必要的學習,但進行成果展示的只是部分同學,無法兼顧和檢查到全部的學生,部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會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安排教學節奏時應進行合理的取舍,選擇進行教學成果展示的同學應具有代表性,可以每次根據班級英語學習成績的大概分檔進行名單確認,這樣教師可以對全班的知識掌握情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從而能深入透徹地進行課堂講解。
3.課后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翻轉課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依賴于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課前通過慕課和微課資源的自主學習和課后的鞏固加強都是關鍵的因素。由于部分同學的自我約束能力有限,課后復習階段往往出現懈怠的情緒,前期的教學效果自然得不到有效的鞏固。為了鞏固課前和課上的教學成果,教師在課后要為學生們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比如小組間成員互查課堂筆記并進行打分存檔、不定期重新抽查學習成果展示的修改版、視頻存檔記錄的截屏保留、定期進行QQ群互動答疑等。
五、結束語
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出現是教育改革順應社會發展的必要產物。依賴于網絡進行傳播的慕課和微課資源為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性和便捷性,翻轉課堂則是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徹底顛覆,是英語教學領域的大膽嘗試和創新,可行性明顯且值得宣傳推廣。另外,英語學習的特殊性也決定了以慕課和微課資源為基礎的翻轉課堂對于學生扎實的英語基本功的較高要求,而中國學生學習英語中最薄弱的聽力環節也勢必直接影響到其對于慕課和微課資源的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尚需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周雨青,萬書玉.“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3]李曉麗.微課、翻轉課堂與慕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先鋒[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39):132-136.
[4]伍宏健.“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 (3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