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安
摘 要: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的大學生,并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探索三類能力的具體構成,采取合適方式和措施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并構建合理的大學生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 OBE 綜合能力 專業能力 創新能力 問卷調查
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講,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其鮮明的辦學目標,具體而言就是要培養“應用性+創新型”(丁波,2014)人才,也就是要培養“具有良好應用能力,有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兩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為了進一步考查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其人才培養提供具體的方向,筆者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視角,在江西省高校和企業開展線上和線下問卷調查,并對問卷情況進行分析。問卷中大學生能力指標的設置均是基于OBE(產出導向)的視角,以便在對大學生能力達成評價時,可以獲得具體的、可量化的能力支撐材料。
一、問卷調查情況
1.問卷調查背景
高校學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國際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處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能力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筆者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OBE(產出導向)的應用型高校大學生核心能力調查,通過發放紙質和電子問卷的方式進行,了解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真正需求什么樣的應用型人才。
2.問卷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引導、檢驗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需要構建以大學生核心能力為評價對象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問卷調查使高校學生核心能力有具體的體現,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措施培養大學生的核心能力,達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實現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經濟需求對接。
3.問卷發放及回收情況
問卷調查采取網上問卷調查和實地問卷調查兩種方式進行,網上調查共收到245份問卷。實地調查共發放370份問卷,收回35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到97%。調查都以不記名方法進行。
在問卷調查中,應用型高校師生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占86%;其次是企業、行業、協會,占8%;教學研究型高校和研究型(學術型)高校參與度,分別僅占5%和1%。因此,調查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應用型高校和企業的心聲。
二、問卷調查分析
1.大學生能力分類
大學生的能力培養涉及方方面面,為了便于開展調查問卷,筆者把大學生的能力培養劃分為三大類,即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并以“您是否同意,大體上,把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劃分為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大類”和“結合當今社會需求,您認為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三類能力重要性的排列順序是怎樣的”為題開展問卷調查。95%的人認同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認同意的僅占5%。有少部分受訪者認為當代大學生具備能力應該劃分為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對于三類能力重要性的順序,44%的受訪者認為三類能力重要性不分主次,一樣重要;33%的受訪者認為重要性依次是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認為重要性依次是創新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的受訪者分別占12%和11%。因此,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三類能力孰輕孰重,很難明顯區分,在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中,均要予以重視。在對大學生能力評價時,三類能力的分值、權重不應該相差太大,但結合目前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對學生能力達成評價時,可以適當向創新能力傾斜,但幅度不能太大。
2.綜合能力分類
基于OBE的視角,筆者以“A學習能力、B計算機運用能力、C外語交流能力、D團隊合作能力、E社會調研能力、F社會責任感、G身心素質、H公務員錄取等,哪些最能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為題開展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如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大學生綜合能力從受訪者認可度,從高到低依次是: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責任感、身心素質、社會調研能力、計算機能力、外語水平。
3.專業能力分類
基于OBE的視角,筆者以“A專業課程成績、B專業類的競賽獎、C專業類證書獲取、D畢業論文(設計)成績、E專業深造(如考研)、F專業間的國際交流、G專業領域的專利及其轉化、H專業論文的發表等,哪些最能反映學生的專業能力”為題開展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如圖2。
從圖2可以看出,受訪者認為,在專業能力中,專業類的競賽獎、專利獲批及其轉化、專業類證書獲得、畢業論文(設計)成績、專業間的國際交流等最能反映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強弱。
4.創新能力分類
基于OBE的視角,筆者以“A學校創新教育投入及平臺、B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數、C學生的創業率、D學生的就業率、E.創新創業典型代表、F學生參與教師課題、G創新創業競賽獲獎、H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等,哪些最能反映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題展開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如圖3。
從圖3可以看出,受訪者認為,在體現創新能力的八個選項中,均能從某一個方面反映學生的創新能力情況,相比較而言,國家層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數、學生的創業率、學校創新教育平臺的提供三個方面最能體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能力水平。
三、問卷調查總結
1.大學生的能力培養
(1)能力培養的重點。應用型高校大學生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三大類能力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廣泛認同。最能反映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是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責任感、身心健康等,因此要重點加強培養。學生專業競賽獲獎、專利獲取和轉化、畢業論文(設計)能力等最能體現專業能力的培養,應用型高校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專業競賽活動;積極申報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加大畢業論文(設計)的培養力度。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要綜合考慮,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更要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申報國家層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鼓勵學生創業,同時作為應用型高校,給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平臺,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孵化和培養提供有力的場所。
(2)能力培養途徑多元。在問卷調查中,筆者以“您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主要通過什么途徑進行培養”,受訪者認為可以從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加強校內課程教學(占21%),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占26%),加強學生校外實習指導(占25%)、多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研(占24%)等途徑和措施??梢缘贸鲞@樣的結論:培養大學生核心能力僅靠某一種途徑和措施是不能現實的,只有通過多種途徑和措施,才能培養大學生的核心能力,大學生能力培養途徑是多元的、多樣的。
2.大學生能力達成評價體系構建
筆者對大學生能力構成的調查分析,其分析數據可以很好地運用于構建基于能力培養的大學生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這種評價指標體系可以以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作為三個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細化為七八個能力觀測點。這些能力觀察點反映了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情況,通過直觀的、量化的支撐材料給予佐證,具有明顯的OBE(產出導向)的特征,可以很好地檢驗、考查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能力的達成情況。
參考文獻:
[1]丁波.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視角構建創新創業課程與創業課程融合體系[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9-41.
[2]胡劍鋒,程樣國.基于OBE的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J].社會科學家,2016(1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