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婷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概念開始受到重視,將傳統行業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許多傳統行業擴寬了發展途徑,管理理念不斷更新。作為教育行業,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實踐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高職院校更應該加強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有效的學生管理辦法,以促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但是,互聯網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希望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 互聯網 高職學生管理 新思路
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和互聯網密切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這樣才能為高職院校順利開展其他工作做好鋪墊,因此互聯網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正處于成長轉型期,互聯網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等都有很大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負面的影響。如果高職院校仍使用以往管理模式開展工作,就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因此創新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已經不可避免[1]。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促進作用
(一)使學生管理工作素材及內容更加多彩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背景下豐富的資源和有用的信息,這樣才能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在高職院校任職的管理學生工作的教師,在開展工作中要學會利用互聯網搜集資料,學習關于學生管理方面的內容,提高工作能力,學會掌握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及時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變化及他們日常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將學生具體情況和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二)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親和力
互聯網背景下最大的特點是信息溝通交流的互動性更強,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傳統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少的障礙,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更方便的溝通渠道,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換位思考,從學生角色出發思考實際問題,通過互聯網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從本質上減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重擔。
(三)提高學生管理信息傳遞速度
互聯網背景下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很強,信息的傳遞和接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的傳遞性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打破傳統信息傳遞模式中時間及空間的各種限制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時效性不斷得以強化。從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及教師需要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更新觀念,才能不斷提高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效率,并且在溝通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平臺中微信、QQ、微博等的,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優勢和自身特點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二、互聯網對高職學生的消極影響
互聯網技術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一些學生的防范意識不強,容易上當受騙,更有些學生沉迷網絡,影響學生。
(一)垃圾信息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的不良影響
互聯網技術在發展中為不良信息提供了傳播途徑。這些垃圾信息,弱化了某些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他們強化了“地球村民”的意識,但是在增強的同時,民族認同感有待增強,進而影響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2]。
(二)網絡媒體影響了大學生思維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網絡媒體的直接化影響了高職院校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塑造及整體素質的提高,互聯網技術在發展中擴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使其及時了解和掌握新鮮事物具備的正面作用,但是在掌握正面豐富信息的過程中,伴隨著網絡上的垃圾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干擾了學生對信息篩選的難易程度,不利于大學生思維方式和整體素質的發展。一些大學生雖然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卻難以寫出流暢的文章和漂亮的文字,并且自制力受到影響,大量上網時間占用大學生學習、閱讀和思考問題的時間,影響高職院校對知識結構的合理整合,這些問題都是高職院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應該充分重視的。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索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這種管理理念就是把個體放在核心位置作為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因此需要學校采用多樣性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僅體現在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上,還有學生特有的氣質、性格和愛好等多方面。高職院校以往管理模式是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這部分作為重點,但是往往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即在教學中注重整體發展方向,忽略對學生個體的關注。采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不僅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還有對于學生職業計劃的長遠發展規劃,這樣學生更能明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時充分將自身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高職管理目標應該以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活動,以期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效率[3]。
(二)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開始呈現多樣性發展趨向,對此高職院校需要承擔起重責,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和工作者需要進行管理模式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大學生教育發展步伐,在管理工作活動開展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積極的心態和思想狀態差的學生多溝通和交流,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讓學生主動接受教師的指導,這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
(三)加強監控校園網絡輿情
互聯網時代下很多高職院校的網絡環境相對比較開放,從側面反映出高職院校教師和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視網絡信息的傳播和影響,在發揮微信、QQ、微博等用處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學生思想意識受到負面影響,防止互聯網對他們思想的危害,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所以高職院校要提高對互聯網的重視程度,在借助互聯網平臺優勢的同時加強對于學校輿情的監管,及時對各種信息進行控制。另外,在互聯網平臺上對學生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予建議和回復,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四)建立規范的學生管理制度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使得高職院校更加開放,高職院校的學生思維意識更加活躍,造成高職院校學生之間和學校之間的關系更復雜,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可行制度協調學生主體之間的各種問題,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加強意識,在國家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樹立符合學生發展的規章制度,從源頭規范學生個體的行為,這樣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才能進一步提高。
(五)利用互聯網的正面教育作用
用互聯網正能量進行正面教育,抵制負能量,從大學生心理特點出發,采取主體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校園網進行積極宣傳,抵制校園不良文化。通絡互聯網普及法律教育,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正面教育,互聯網正在急速地改變人類的認識層面。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要認清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努力調整教育模式,以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創新改革。
四、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大學生的認知和思想意識正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更應該注重互聯網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教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并加強對學校網絡的實時監管,積極主動地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改革,不斷緊跟時代發展,才能不落伍。
參考文獻:
[1]郭鳳平.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青年時代,2017(20):173-174.
[2]于杰.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5):50.
[3]高凱.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3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