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海強
【摘 要】目前,國家對“雙創”(即創業與創新)十分重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應該以加強“雙創”能力培養為重點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業與創新能力,對學好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有著推動作用,文章從“雙創”背景下,研究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為我國推動“雙創”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關鍵詞】雙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161-0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基礎教學,目前,社會需要的是更多創新型人才,這就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帶來了嚴峻的考驗。“雙創”背景下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訓,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高校“雙創”發展的重要途經。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是將科學、藝術、設計、技術等融合在一起,將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與藝術。
一、“雙創”視闕下高校環藝系藝術教育背景與現狀
現如今,“雙創”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是政府以及各個單位重視的發展內容。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過程中,堅持實戰教學、產教融合的教學方式,“雙創”是教學中重點提出的。
在這一大的背景下,培養具有“雙創”素質能力的人才是各大高校需要思考的問題,學習優秀學校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不斷創新,并且發掘一套適合自身院校的教學模式。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較傳統。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都是被動的,這樣的課堂,師生都是無趣的,導致教師授課無力,學生漸漸脫離課堂,這種教學效果極差。“雙創”教育的提出,讓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主流,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揮出作用,我國的大學教學需要多多培養出這樣的人才,順應“雙創”事業的科學發展。
二、“雙創”視闕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意義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是每個院校以及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以及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是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撐,更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發展內容。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雙創”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要從該專業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其目的無外乎是為學生們提供適合“創業”所需要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轉換,最終實現“雙創”思維以及能力的培養,讓學校教學體系更進一步。
三、“雙創”視闕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主要問題
課程內容設置與人才素質的培養脫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高校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是一門新興的熱門學科,但是,在教育體系仍然十分老套,對該專業的教學系統以及課程內容設置不夠深入,套用其他學科以及專業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體系,沒有適合自身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與培養創新人才嚴重脫節。隨著各大高校教育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學校把精力都放在學科專業建設以及學校知名度建設上,“雙創”的提出讓學校把重點落實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上,注重實踐教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還是延用陳舊的教學方式,難以培養出優秀的設計人才。
基礎課與專業課脫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寫生能力以及造型能力的培養,缺乏從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被動的接受著專業知識,漸漸會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思維不能擴散,這是違背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性理念研究。很多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設置很少考慮到各個專業的特殊性,對于以后學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難以進入創新與創業活動。
實踐環節不足。現如今,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與方法極少,教學方式也十分單調。這樣學術們的知識量比較缺乏,被動的接受重復性知識,基本的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知識嚴重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設置一些校外實踐環節,多參觀一些企業,增加相關的研討以及交流活動,來豐富我們的知識。增加實踐環節,不讓教學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的教學方式,通常教學效果不佳,會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迷茫。
四、“雙創”視闕下高校環藝系教學改革的思考與研究
“雙創”訓練要得到大學生支持。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開放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們提供可以訓練自己的自由場所,利用校企實踐環節來鍛煉自己專業的“雙創”能力。學校要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的場地以及技術政策等創業實踐基地,積極鼓勵大學生們創業發展。大力支持大學生的“雙創”培養,制定多種制度來幫助學生們進行創業項目,并且提供場地,用于大學生創業基地。
更新與完善教學模式。傳統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本身的專業示范性以及對藝術的理解來教授給學生,研討式的教學模式則是擺脫傳統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建立研討實驗小組,還進行全新的教學改革模式進行教學。研討式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研討的過程中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共同搜尋教學資料,包括圖片、視頻以及美術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資料,激發學生們創作的靈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在短暫的課堂上,通過研討式教學,快速找重要的知識點,準確的解答學生的疑惑,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用“雙創”項目課程來優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構建。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要堅持培養“雙創”型人才為辦學理念,綜合設置該專業的教學模式以及評估方式。課程設置對于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課程設置上要大幅增加環境藝術設計中創意課程的設置,增加“雙創”實踐學分在學期結束的考核分量。同時,要加強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系,針對性的進行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們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適應能力。在積極搭建課程平臺過程中,還應該鼓勵學生們參加各種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積極參與交流活動,并且爭取取得名次。
團隊協作的課程設置將激發學生的“雙創”潛能。團隊協作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指的是將課堂打造成與企業合作的團隊模式,利于企業團隊模式的構建以及精神層次來管理設計課堂內容。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們進行團隊協作、共同進行分析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師生們組成各種項目團隊,進行各個階段的項目研究與實踐,將課堂學習的基礎知識內容運用在“雙創”活動中,讓學生們感受到創新與創業的過程中來。
五、結語
“雙創”視闕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需要思考的,應該重點將教學放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積極進行創新型研究,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觀念。進行“雙創”訓練,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的培訓任務,根據學校情況進行培訓、課程設置以及評估,優化設計教學內容。摸索出一套適合該專業創新型人才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梁小婉.基于“雙創”理念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實證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1).
[2]梅紅,任之光,馮國娟,楊森,胡壽平.創新支持是否改變了在校大學生的創新行為[J].復旦教育論壇,2015(06).
[3]楊衛.把握新常態 增強原動力 不斷提升我國源頭創新整體水平[J].中國科學基金,2015(03).
[4]梅紅,宋曉平.論大學教育的基本宗旨與實現—從美國通識教育到“社會人”的全面發展[J]. 高教探索,2014(02).
[5]倪迎華,付曉娜.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探析—以河北省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04).
[6] 徐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J].學苑教育,2016(01).
[7]顏麗娟,李雙新.美英兩國高校創業教育對中國的借鑒與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