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鑫
摘 要:經濟發展帶動了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評價作用、監督作用、控制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強化企業內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當下我國中小企業審計缺少獨立性、審計質量低、制度不完善,導致企業審計很難對企業內控制度與經濟發展形成積極作用。為此,本文就中小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期中小企業不斷完善發揮審計獨立性,轉變審計職能,強化內控與人才培養機制。
關鍵詞:中小企業;審計;審計人才;審計方式
一、我國中小企業審計發展現狀與開展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與中小企業緊密相關,國民經濟中的中小企業比重較大,在人口就業、稅收支付、科技創新等領域作用明顯。但國內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不規范,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缺乏,但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規模、管理體制。經濟實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影響到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重視、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缺失、內部審計的審計理念落后、審計范圍過窄、內部審計人員無法勝任審計工作等。通過研究分析可發現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內部審計工作沒有良好的內部環境、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獨立性缺失、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低。因此,我國中小企業開展審計工作可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其信息披露可信度。實踐表明,改善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管理的對策主要有:提高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認識、設置合理的內部審計機構、保證其獨立性、與時俱進地改進和創新內部審計理念、擴大審計范圍、加快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等。
二、中小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
1.獨立性和審計理念匱乏
多數中小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并非是獨立部門,這也與其經營規模密切相關,實際情況存在與其他部門合并或平行設置的問題,內部審計獨立性與權威性缺失。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內部審計機構設立在財務部門,或與監察部門合并;內部審計人員由財務會計兼職,并未獨立開展工作,審計變成形式上查賬;內部審計涉及管理層利益時,內部審計人員因重重壓力,并未根據自身情況出具實際審計報告,就會出現審計風險。當下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仍舊是放在對經營過程的監督及風險導向管理上,對于企業物資采購,技術管理及生產銷售等決策審計涉及很少,審計理念和過窄的審計范圍,都影響到內部審計監督與管理效用。
2.管理結構簡單
互聯網時代為中小企業興起營造良好的環境。但由于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尚未成熟,導致大部分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管理結構簡單。中小企業相較于傳統企業而言,其具有運營方式更為靈活、工作效率較高、市場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傳統企業市場穩定性及運營模式都較為成熟。因此,為了確保中小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對自身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則尤為重要。企業管理結構簡單,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企業內部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但也可造成企業發展規劃制定紊亂并對擴大企業規模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時也對企業長期發展起到一定消極影響,阻礙了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因此,中小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中應完善自身管理結構,同時增加自身投資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3.技術基礎薄弱
中小企業規模和技術都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且大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形成持續穩定的資金供應鏈條,造成人員配備不足,進而導致中小企業基礎技術薄弱,也對企業技術創新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因此,技術創新在中小企業發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資金投入不足、專業技術人才欠缺是造成中小企業技術基礎薄弱的主要原因。為保證中小企業產品成功進入市場競爭環境,企業應不斷引進優秀技術人才,通過技術創新使企業長久穩定發展。
4.收入難以界定
一是對申報材料的符合性和真實性的判定較為困難。在對中小企業進行審計工作時,企業所提交的相關高新技術產品的種類歸屬工作,即對其是否屬于國家所扶持的高新技術產品進行判定。在利益的驅使之下,近些年來,對于技術申報進行輔導的中間機構于我國的各個城市逐漸興起,在這種情形下很多提交上去的中小企業項目申請材料是經過這些中間機構包裝的,這就使得提交上去的部分資料其實已經失去可靠性,過度包裝甚至蘊含很多虛假條目,這對審計工作的開展是極其不利的。二是源于企業內部賬目設置不規范所造成的資料間匹配困難的情況常常出現,目前很大一部分進行技術申報的企業本身的財務設置極不規范,其明細賬薄常常出現名不配題的情況出現,甚至有的竟然并未設置企業明細賬薄。不僅如此,更多企業存在對支出和收入所留存的票據的開具不規范的錯誤操作,其票據的名頭和其輔助臺賬條目往往與該企業進行申報時所提供的各個PS項目收入表內項目無法對應。
三、中小企業審計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強化審計人員整體素質
企業不僅要對審計人員加強審計理論及審計軟件的訓練,還應對審計人員進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訓。讓審計人員通過提升自身整體素質,以便于其充分掌握數據靈活性及數據規律性,同時可提升自身數據處理分析能力,為保證良好審計工作質量奠定堅實基礎。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可通過舉辦信息技術討論交流會等方式加強數據審計人員與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之間的交流,既可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同時又可加強審計人員之間的溝通,為開展互聯網數據審計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其次也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鍛煉數據審計人員思維能力,使其在進行數據審計工作時,工作態度嚴謹卻不呆板。除此之外,部分審計人員由于對工作重要性認知不足,造成其工作態度缺乏嚴謹性、專業性,造成企業風險審計漏洞,同時也對中小企業發展起到一定限制作用。中小企業數據審計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質量,同時也可對中小企業未來發展起到較大程度的推動作用,促進提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進而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2.健全企業審計法律法規
由于中小企業在我國興起時間較短但興起速度較快,因此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尚未完全,導致部分企業負責人通過法律界限界定模糊區域增加“灰色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通過法律界定模糊區域對民眾進行行騙。其次,市場監管體制不健全,導致市場監管人員工作執行力不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不良風氣。相關政府部門應針對此類現象制定具體相關法律規范,并聯合當地政府部門加強相關政策執行力度,確保所制定法律規范對市場不良風氣具有改善作用。除此之外,當地政府也應加強監管力度,對部分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盈利的中小企業予以嚴重處罰。同時,對表現良好的中小企業予以政策鼓勵等其他獎勵方式,以此提升企業經濟發展積極性及主動性。當地政府也應對社會反響良好的企業予以獎勵及經濟政策支持,為其長久穩定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其次,相關法律法規創建時,應將中小企業特點與企業管理結構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并以此制定最為適宜的審計規范及其他法律法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將互聯網立法原則、審計規范原則二者進行融合,同時也可使互聯網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并讓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審計工作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改革企業風險審計技術
傳統企業風險審計過程中,審計技術、審計程序需因企業信息化程度不同而進行審計方式的變化。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審計方式也越多發多樣化、高效化。目前可針對中小企業構成結構不同而改進審計技術。如通過嵌入式信息設備對中小企業審計風險情況予以實時檢測,并對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既可提高審計人員工作質量,又可提升其工作速度。同時,也可通過此方式對審計人員工作進度進行實時追蹤,并加強對審計人員監管力度。其次,審計元素與業務數據記錄相結合,便于審計人員對審計記錄進行復查。同時也可對復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并應盡量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使數據審計工作更加精準化、專業化,進而促進數據審計工作安全穩定發展。除此之外,還應提高數據審計人員數據整合工作效率,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建“云審計”平臺。企業數據可通過網絡技術平臺與審計方式相連接,實現信息共享。
4.審查中小企業審計環節
在中小企業審計工作進行開展時,審計人員最先進行的工作就應該是根據《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表格,來對該企業所申報的研發項目進行判定,在進行此項工作時需要審計人員從該企業處獲得該項目的情況表和該企業的活動開展的證明性文件材料。證明性文件可以是研發項目的立項資料、該項目的知識產權有關資料、生產批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相關材料、新產品證明材料、新技術證明材料、科技計劃立項證明(需省級及省級以上)、產品質檢報告等等。其中立項資料所指項目如果已經被予以驗收或者已經結題,需要出具相應的驗收報告或是結題報告。而知識產權有關材料指的是知識產權證書和該項目所涉及技術的相關技術水平的證明文件。審計人員應將所獲得的以上文件進行歸類,定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證明文件,在進行相應的鑒定后進行留存備用。在對這些文件的獲取過程中,審計人員應與該企業的管理層以及企業內部對此次申報工作進行管理運作的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在收集材料的同時對于企業整體的生產流程和管理環境進行了解,方便后續工作的有效展開。
5.提升數據安全防范意識
審計人員可通過將數據審計特征、審計程序特征相結合,對數據訪問權限進行設置,借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數據安全性。除此之外,審計人員可通過現有信息技術創建審計數據存儲平臺,如數據云或其他數據存儲軟件,并盡量避免發生數據泄露現象。審計人員在創建數據存儲軟件時,應強化存儲軟件數據備份功能,以防止由于數據庫被網絡黑客或其他惡性病毒惡意侵襲數據庫造成數據丟失等情況發生。除此之外,審計人員應聯合專業信息技術人員開發相應中小企業審計數據處理、分析軟件,使數據審計工作更加高效化、專業化、信息化。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審計數據范圍,讓數據審計人員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與此同時,還應深化數據審計人員職業價值觀念,讓數據審計人員深刻認知其工作重要性。同時讓工作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具有責任心及工作嚴謹性,也可加強中小企業數據審計人員數據安全防范意識并確保數據安全。
綜上所述,在對于中小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經濟發展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評價作用、監督作用、控制作用具有了重要意義。實踐表明:中小企業開展審計工作可有效強化企業內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當下我國中小企業審計存在一些問題也對其發展形成制約,也需中小企業管理者以后不斷完善發揮審計獨立性,轉變審計職能,強化內控與人才培養機制,促使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雪晴,孫帥.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現狀及對策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6):134-135.
[2]劉濤,謝水園,劉源.獨立審計行業管制主體權力配置研究[J].特區經濟,2017(03):130-131.
[3]穆敏.中小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9):4-6.
[4]曾芳.論基層審計機關財政審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7(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