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
摘 要:小學數學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它對學生往后階段的學習與工作有極大的影響。常言道:“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這門知識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系結合起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效率呢?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給出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開展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探討。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作為基本目標,其教學內容與生活內容緊密相關,并且能夠在生活中運用,例如,計算文具的價格、計算去一個地方的時間、測量物品的長度等,平常的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學校的數學教學模式與現實生活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脫節,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較差。
1.教師與家長追求應試教育,過于注重考試分數,不怎么在意學生是否能夠在真正掌握數學知識之后,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
2.部分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法,一堂課下來,只注重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上的知識點,從而忽略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每天接觸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而部分教師又采用“題海戰術”,不停地讓學生做數學練習題,雖然這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依舊是為了應付考試。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容易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還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實際運用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導入
要上好一堂課,成功的導入必不可少。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在平常生活之中,要有敢于觀察和善于思考的思維,從生活中觀察數學問題,并且能夠將發現的數學問題運用到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親切,引發一種想要去了解、探索它的欲望。例如,在教學小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民幣這個知識時,我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自己到商店買過東西嗎?你買了什么東西呢?這件東西多少錢呢?你一共帶了多少錢,用了多少錢呢?然后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創設一個購買物品的情境,并且向學生求助,如果老師要買一個45元的籃球,老師應該怎么付錢呢?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非常踴躍地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此之后,我組織“小小文具超市”的活動,讓學生拿著我提前準備好的錢購物,計算一下自己購物應該付多少錢,應該找回多少錢。在這樣反復多次的實踐中,學生不僅掌握了人民幣的基本計算,而且培養了學生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2.教學過程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數學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與自己生活相關的課堂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同感,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小括號”這一章節時,首先用PPT展示“8+5×6”與“6×5+8”兩道算式,讓學生復習運算順序。然后出示應用題:
陳師傅上午工作3小時,下午工作2小時,每小時做3把椅子,他一天共做幾把椅子?(要求列綜合算式)
學生列式計算如下:
3×3+2=9+2=11(個)
這時,老師向學生提出疑問:這個算式這樣列是正確的嗎?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可是真的是這個答案嗎?通過設計的問題,在適當時間提出小括號這個知識點,讓他們了解如何使用小括號和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小括號,這樣就幫助了學生解決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也讓他們能夠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題意,掌握知識點。
3.生活化的作業安排
作業能夠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作業也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可以安排貼近生活的作業。例如,在教授有關人民幣的知識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滿趣味性的課外作業“學做一次小老板”,首先安排學生將自己家里不需要的物品整理,標上合適的價格帶到學校,進行義賣,開啟自己的小商店,自己做小老板,與其他“顧客”進行交流售賣,在活動結束之后,統計自己賣掉了多少商品,掙了多少錢。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告訴學生要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還要注意商品的價格,如果“小老板”多找了錢,應該如實告知,而不是貪為己有。通過這種充滿趣味性的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讓他們在作業的過程中掌握和鞏固已學知識,并且讓他們養成勤儉節約、合理消費以及誠實待人的美好品德。
總而言之,數學源于生活,也將服務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到處都需要運用數學知識。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努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生活中充滿數學知識,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欲望,從而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建議.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考試周刊,2015(25).
[2]張業芹.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