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院(462400)屈蘇紅 劉曉娜
本研究通過給予PIH患者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比較患者用藥后的血壓、血糖及妊娠結局差異,探討適合用于臨床治療的有效方案。具體研究內容,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入院治療妊娠高血壓病的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甲乙兩組,甲組:年齡24~36歲,平均(31.8±3.4)歲;孕周36~41周,平均(38.5±1.6)周;乙組:年齡25~38歲,平均(32.1±3.2)歲;孕周37~43周,平均(38.8±1.5)周。研究納入對象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妊娠高血壓癥患者。
1.2 方法 甲組采用硫酸鎂治療,首次使用4g硫酸鎂(河北天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861)與25%葡萄糖液稀釋至20ml混合液后進行緩慢靜脈注射,再使用60ml硫酸鎂與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為1000ml溶液后靜脈滴注。滴注速度為2g/h,總藥量為15~20g/d,連續治療3~7天。乙組采用硫酸鎂結合硝苯地平與酚妥拉明治療,硫酸鎂注射液的用法及用量同甲組,將10ml酚妥拉明(揚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63706)溶于5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次口服10mg硝苯地平(國藥準字H4021988,山西太原藥業有限公司),每隔6h服用1次。孕周超過36周的患者,3天為1個療程,孕周≤36周的患者,7天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研究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指標變化水平及患者的妊娠結局(產后出血、剖宮產、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率)作為臨床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數、計量資料用(n,%)和(±s)表示,組間檢驗用x2和t表示,P<0.05表示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SBP、DBP、FPG與2hPBG指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乙組治療后的血壓與血糖指標下降程度明顯大于甲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2.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對比 乙組產后出血1例、早產1例、剖宮產2例、胎兒窘迫1例及新生兒窒息2例;甲組產后出血7例、早產8例、剖宮產9例、胎兒窘迫7例及新生兒窒息8例,乙組顯著低于甲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指標對比(n,±s)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指標對比(n,±s)
組別(n=44) 時間 SBP(mmHg) DBP(mmHg) FPG(mmol/L) 2hPBG(mmol/L)甲組 治療前 145.3±10.2 97.9±7.1 6.9±1.2 10.3±1.4乙組 治療前 146.5±11.3 96.8±7.3 7.1±1.1 10.1±1.5 P>0.05 >0.05 >0.05 >0.05甲組 治療后 138.2±10.5 90.7±7.9 6.0±1.1 7.6±1.1乙組 治療后 130.9±9.8 82.6±6.2 5.1±0.3 6.3±0.9 P<0.05 <0.05 <0.05 <0.05
鑒于妊娠高血壓病的臨床危害,孕婦在發現病癥后,還應及時到醫院接受科學規范的治療,以免病情加重會引發更多對孕婦及胎兒不利的并發癥[1]。本次研究以PIH患者為對象,給予患者不同的藥物治療后,結果顯示乙組治療后的SBP、DBP、FPG、2hPBG水平明顯低于甲組,且其妊娠結局顯著優于甲組,表明采用硫酸鎂、苯妥拉明、硝苯地平治療妊娠高血壓,能有效降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主要原因在于硫酸鎂屬于抗驚厥類藥物,有解痙、降壓和擴張血管等功效,是治療妊娠高血壓的首選藥物,能擴張子宮動脈與臍血管,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有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同時,硫酸鎂有提高血紅蛋白對氧親和力的作用,能減輕胎兒、孕婦的血氧缺乏癥狀。酚妥拉明是一種α-受體阻斷劑,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緩解小動脈痙攣癥狀,減輕心臟負荷,促進血液循環,能顯著改善子宮和胎盤血液流通狀態,加強胎兒的血氧供應[2]。硝苯地平也有擴張外周動脈,減輕患者心臟負荷的效果,因此三種藥物聯用比單純采用一種藥物的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妊娠高血壓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與酚妥拉明治療,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比單純使用硫酸鎂治療的效果理想,適合用于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