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
摘 要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新聞媒體必須與時俱進,加強深度報道,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深度報道最先起源于報刊,后應用于電視媒體中。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對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何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實現深度報道,是電視新聞媒體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新媒體;電視新聞;深度報道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3-0084-02
21世紀是一個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體之一,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必須與時俱進,加強深度報道,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深度報道最先起源于報刊,后應用于電視媒體中。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對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何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實現深度報道,是電視新聞媒體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1 新媒體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提出的要求
1.1 電視新聞報道要具備高效性和實時性
在新媒體的時代大背景下,各種智能終端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多個渠道獲得信息、傳播信息,可以說在新媒體語境下,智能化設備與技術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電視新聞報道需要面臨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新形勢,要提升信息傳播效率,如果電視新聞信息難以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受眾,可能會導致信息傳播產生時間差,引發受眾的不滿。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必須提升高效性和實時性,提升新聞的傳播效率,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實現電視新聞的真正價值。
1.2 電視新聞媒體要加強審核工作
毋庸置疑,媒體審核工作對信息傳播導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傳統媒體時代中,電視新聞的信息來源和報道渠道都比較單一,如果在報道新聞內容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信息錯誤,可以很快追根溯源,進行修正,但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多,人們通過多種渠道獲得信息,如果電視新聞傳播了錯誤信息,可能牽一發動全身,在社會中產生巨大影響,難以得到及時修正與補充,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新聞要更加重視信息審核和校正工作,才能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獲得受眾的滿意度。
1.3 電視媒體要從多個渠道獲得信息
21世紀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社會各個領域都時時刻刻在發生不同的新聞事件,對社會大眾的生活、對社會的長治久安都產生重要影響,在傳統運作模式下,電視新聞平臺由于受到地區限制,所以難以使全國各地的新聞得到及時傳播,就算一些群眾親眼目睹了相關新聞事件,如果沒有先進技術的支持,也難以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留下決定性證據,這樣就難以體現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不利于新聞內容的深度報道。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這樣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幾乎每個社會公民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機,除了基本的照相功能,只要智能手機連接網絡都可以實現網絡傳播功能,捕捉新聞事件的重要瞬間,電視媒體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使新聞內容的來源渠道更廣泛,傳播更及時,進而為深度報道提供可能。?
2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電視新聞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導致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到面臨著以下困境。
2.1 分流受眾
我們都知道電視新聞報道要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影響,比如電視機和機頂盒等,還要特定的觀看環境和信息接受設備,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終端的普及,使得社會大眾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新聞信息,他們只要打開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所需要的新聞內容,這樣就導致電視新聞的受眾出現分流,很多社會大眾都投向新媒體的懷抱新。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日漸下降。
2.2 電視收益開始下滑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媒體相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直接擠壓了電視媒體的生存空間。一些電視臺的經濟效益開始下滑,而電視媒體中的深度報道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首先,電視媒體的深度報道比較復雜,工作人員要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中梳理思路,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運用合適的編輯手段,這意味著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需要較長的時間投入,同時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具有一定的揭露性,在報道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一些利益相關者的干擾,特別是涉及到利益相關者的根本權益時,他們運用各種手段拒絕接受采訪,甚至封殺報道不讓播出。電視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甚至面臨生命威脅,這些問題都導致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面臨著一系列困境,如何運用合適的方式報道新聞內容,是電視媒體人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2.3 電視媒體人的綜合素質受到現實社會的影響
毋庸置疑,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對電視媒體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工作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堅定的政治素養、堅強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報道工作中找到有價值性的新聞內容,有人指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不僅充滿了利益和陷阱,還有著匕首和拳頭。近些年來,一些電視媒體人由于受到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他們的心態變得越來越浮躁。為了提高收視率,與新媒體相抗衡,一些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甚至出現了“標題黨”的問題,還有一些電視新聞開始使用盲目炒作的手段,這都說明當前的電視新聞節目處于一個浮躁的環境中。電視媒體人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為受眾提供良好的報道。
3 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應對之策
3.1 利用新媒體手段加強電視新聞播報效率
新媒體具有播報及時的優勢,一些地方電視臺在收集和傳播新聞內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利用新媒體渠道提升電視新聞播報效率。目前,智能手機已經滲透到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其具有記錄新聞的功能。很多社會大眾能第一時間利用智能手機記錄新聞現場,所以當前的網絡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聞自媒體,這為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采集新聞內容提供了契機,電視新聞工作者要與時俱進,意識到社會大眾的信息搜集能力,要深入基層采集信息。例如上海的東方衛視、北京衛視以及湖南的金鷹衛視,先后播報了一則關于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深度報道。在討論“遼寧艦”甲板中心線的兩側黑色印跡成因時。網絡上便有熱心的軍迷網友,憑借“遼寧艦”的一張高清照片,展開了進一步的分析,給予了相應的意見,為后續的報道提供了有利的依據,自然會讓新聞播報效率更高。
3.2 優化新聞播報方式
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重要形式,新聞旨在吸引社會大眾的注意力,使他們從新聞事件中獲得啟發,如果電視新聞不能提升收視率,那么就難以實現真正價值。鑒于此,電視新聞工作者要正視傳統電視新聞播報方式的問題,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從社會大眾對新聞節目的喜好入手,增加互動要素。要使新聞工作者要改變傳統的播報語境,增加一些活潑性和專業性,可以讓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報速度接近于脫口秀,如果涉及到專業詞匯,播報員要運用白話進行解釋,方便社會大眾理解,在不破壞新聞內容理念的基礎上增加報道活潑氛圍,還可以增加網絡互動環節,吸引社會大眾主動參與到新聞報道的討論交流中,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培養忠實的受眾。?
3.3 加強新聞信息的審核工作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受眾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現在的新媒體平臺上也充斥著一些虛假信息和落后信息,影響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這就為電視新聞行業吸引受眾提供了契機,電視新聞要保持真實性,這樣才能維護電視媒體的權威性。電視新聞媒體要廣開言路,深入基層獲得更多的新聞信息,并建立起完善的審核機制,對外界提供的新聞信息實施嚴格審核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還要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的監督,澄清事實真相,交代來龍去脈,粉碎謠言,這樣才能塑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4 結論
21世紀是一個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媒體要與時俱進,意識到新媒體給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謀求超越與創新,雖然新媒體分流了電視媒體的一些受眾,但是人們更加信任電視媒體的權威性。所以電視新聞要加強深度報道,與新媒體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升新聞播報的及時性,順勢而上,以此獲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京梅.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探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8):164-165.
[2]段機燕.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策略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2(7):104.
[3]于雙雙.試論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J].視聽,2015(5):92-93.
[4]蔣運生.網絡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12):120,122.
[5]郭靜.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探究[J].科技傳播,2018,10(9):26-27.
[6]高璇.試論新媒體語境下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措施[J].新聞研究導刊,2016,7(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