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一)排舞運動在高校育人方面所體現的人文及內涵價值:(1)排舞運動是全球交際文化的凝聚。(2)排舞運動具有強大的內在生命力。(3)排舞運動豐富的校園育人與育心功能。
(二)排舞運動在高校育人方面所體現的社會學價值:(1)良好的文化基底蘊。(2)健身價值和社會資源豐富。(3)受眾群體的接受程度比較高。(4)易于推廣,輔助和創新體育教育教學。
根據調查和走訪以及查閱近幾年排舞運動教學發展與科研情況可以看出,雖然排舞運動的旋律和節奏有著特定的規定和要求,但是歲參與者肢體動作和舞蹈動作卻沒有統一的要求,可以自主創編和創新適合自己展現個性的動作。因此深受當代新青年新思想的喜歡和追捧。通過對部份文獻資料調查數據和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已經成功開展排舞運動公共體育課教學的高校,參與和接受排舞運動課程化的人數比例已經超過了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二。如圖1所示,參與排舞運動積極性較高的人群非常喜愛該項目的占接近60%;參與排舞運動積極一般的可以接受該項目的人群占接近25%;參與排舞運動積極的較差的不感興趣人群占接近15%。

任何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的產生、傳播與發展都需要經歷一個認識、理解、體驗、實踐的成功過程。排舞運動雖然進入國內的時間比較晚,起步比較晚,但是排舞運動的文化、娛樂、健身等功能在校園中很快就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喜愛。但是在普及的過程中仍有很多人對排舞運動的背景、文化、特點等元素沒有很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宣傳方面還需要廣泛的進行宣傳,讓管理者、教師、參與者、愛好者們能夠更好的認識與理解發展和普及排舞運動的重要性。加大排舞運動在社區、俱樂部、社團等機構的普及和推廣。
將排舞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勢在必行,而且也具備了成熟的基礎。成功的經驗說明,在大一、大二階段開設排舞的共公共體育基礎課程學習;大三、大四階段開設排舞的選項或選修提高課程學習;還可以利用課外體育俱樂部開展排舞的專項培訓和運動訓練。遵循體育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通過階段性的宣傳、認識、理解、實踐、提高過程,讓學生能夠對排舞運動有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認識與學習過程,便于學生對排舞運動的理解、認識、掌握與提高。
排舞的賽事水平提升需要一個成熟的環境和完善的體系來促進整個排舞運動總體水平的提高,包括官方管理層、執行層、賽事組織、運動訓練、人才選拔培養、基層建設等各個環節缺一不可。在我國目前國情和排舞運動起步的特殊時期,首先要解決好這幾個面問題:(1)官方排舞協會;(2)制定出臺統一的排舞發展計劃、競賽規程和管理辦法;(3)盡快建立人才培養基地,提高排舞師資水平和競技人才培養方式;(4)大力宣傳和提高排舞運動在群眾體育、學校體育中的發展質量;(5)完善排舞運動的基層組織建設,為競技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利的后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