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


摘要 目的:探究B超引導聯合米非司酮用于女性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取出節育環的絕經期女性8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傳統取環術治療,研究組給予B超引導下聯合應用米非司酮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時間、取環成功率、宮口軟化擴張效果。結果:研究組宮口擴張軟化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且取環成功率為97.5%,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B超引導聯合米非司酮于女性絕經后取環中有顯著應用效果。
關鍵詞 宮內節育器;B超引導;米非司酮;傳統取環術
宮內節育器是女性用于避孕的一種主要手段,其安全、有效、使用便捷且經濟性高,在我國有>50%的應用率[1]。但是,女性絕經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其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子宮萎縮,明顯變窄的宮頸口使節育器難以取出。但是節育器若不取出,隨著子宮萎縮,則可能發生嵌頓和腰腹不適等問題,降低絕經婦女的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探究B超引導聯合米非司酮用于女性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取出節育環絕經期女性80例,根據不同取環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8~62歲,平均(55.24±6.31)歲;絕經時間1~21年,平均(11.52±3.17)年;節育器放置時間16~34年,平均(25.12±6.77)年。研究組患者年齡49~61歲,平均(55.13±6.44)歲;絕經時間2~20年,平均(11.42±3.25)年;節育器放置時間15~35年,平均(25.74±6.8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取環術,術前告知患者需將小便排盡,待其進入手術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對外陰、陰道以及宮頸部位進行常規消毒,并以宮頸擴張器擴張宮頸,以使其充分暴露。隨后以宮頸鉗將宮頸夾住,固定好子宮,使用探針對宮頸深度進行探測,以明確宮內節育器的具體位置。待探明后將宮頸擴張至5#,最后使用專業取環鉤將宮內節育器勾住,小心將其拉出。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研究組采用B超引導加米非司酮聯合操作方案。術前3d開始使用米非司酮,口服,75mg/次,1次/d,服藥前需保持空腹2 ho術前告知應保持膀胱充盈,術中依然保持這種狀態,以便使用B超全面探測腹部各切面,明確子宮狀況、判斷節育器位置后,以探針對宮腔內部情況進行探測,基于B超的引導將取環鉤置入宮頸,于B超監視下準確勾住宮內節育器,將其取出后再次使用B超檢查子宮內部,查看是否存在活動性出血或其他并發癥。若無則可以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若有則采取止血操作。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手術時間、取環成功率、宮口軟化擴張效果等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1)取環成功的判定標準是無需將宮口擴張即可取出節育環,而失敗的判定標準是需要進行剪斷節育器、刮宮或擴宮等方法才能取出,甚至是采取了上述操作后仍然無法取出宮內節育器[2]。(2)宮口軟化擴張效果可按照如下標準進行劃分:①顯效:6#宮頸擴張器可以順利通過宮頸而未遇到任何阻力;②有效:6#宮頸擴張器可以順利通過宮頸但會感到存在一定程度的阻力;③無效:6#宮頸擴張器無法順利通過宮頸,宮口未開或極度狹窄。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研究組宮口擴張軟化總有效率為97.5%,未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不可能通過6#擴宮棒,除非用4.5#依次擴到6#。對照組宮口擴張軟化總有效率為72.5%。研究組宮口擴張軟化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804,P=0.002,P<0.05),見表1。
研究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且取環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因為具有安全、高效的優勢,宮內節育器通常會被育齡期、具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長時間使用,但是進入絕經期后,女性子宮宮頸組織會因雌激素減少、卵巢功能衰退而不斷萎縮,其質地愈加硬化,原本相對較小的宮內節育器對于變小的宮頸而言顯得相對過大,若是閉經后0.5年內不將宮內節育器取出,宮內節育器便會嵌頓或引起腰腹不適等并發癥[4]。因此,及時為絕經后女性取出宮內節育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縱觀目前的取環操作,主要是傳統取環術,這種術法使用擴張器將宮頸擴張,用探針對子宮進行探測,以判斷節育器的位置,隨后再憑借施術者的感覺去取出節育器,操作過于主觀,探測過程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無法準確判斷節育器的位置、大小以及和周邊組織的空間關系,其取環難度較大;擴張宮頸時患者會出現較強烈的痛感,很容易發生迷走神經興奮問題,引發迷走神經亢進綜合征。與這種方法相比,研究組使用B超引導加米非司酮聯用方案更加安全有效,原因在于:使用B超進行檢查可以明確宮內節育器的準確位置,同時還可以了解子宮狀態,術中使用專業器械進行節育器的鉤取時可以不必擔心損傷到周邊組織;而聯合使用的米非司酮作為一種孕酮拮抗劑,可以對絨毛、蛻膜組織的退化和壞死發揮促進作用,用藥后可以使宮頸纖維組織受到刺激,釋放出更多的彈性蛋白酶,使原本硬化的宮頸得到軟化與擴張,減少節育器的取出阻力[5]。本研究發現,研究組宮頸擴張軟化有效率和取環成功率均高達97.5%,手術時間也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B超引導聯合口服米非司酮在絕經后取環的顯著效果。
B超引導下聯合使用米非司酮可以獲得更高的取環成功率,相較于傳統取環術,這種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更有效地軟化和擴張宮口,降低宮內節育器的取出難度,其應用效果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劉云芳.口服米非司酮配合超聲引導用于絕經后取環術的臨床效果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3):48-49.
[2]王焰.B超引導聯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5):128-129.
[3]譚燕宏,楊潔暉,黃麗光.B超引導聯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觀[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40-41.
[4]孫洪玉.B超引導聯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9):4463-4464.
[5]魏鳳.B超引導下聯合米非司酮在絕經后取環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1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