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班級管理給小學生成長帶來重要作用。由于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班級中度過,接觸最頻繁的就是班級的老師與同學。因此,班級管理水平對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通過研究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希望為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困境;對策
班級管理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確保課堂教學良好有序地實現,成了教學目標可以高效完成的保障。所以研究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面臨的困境與對策非常必要。
一、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面臨的困境
1.單一的管理目標
素質教育時期,班級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全部工作都要將促進學生進步發展作為重要目標。可是現實教學中傳統應試教育依然占很大比例。大部分的小學仍然面臨著小升初巨大的升學壓力,大部分的班主任把成績當成是班級管理的唯一目的。整體的管理活動始終圍繞怎樣提高學生學習分數、怎樣考入更好的初中等這些話題展開。
2.專業性不高
現如今的教育環境下,大班教學較為普遍。在一個班級當中學生數量較多,班主任大把的時間投入到維持班級正常運轉的過程中,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有些班主任依賴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不具備系統的理論性指導。伴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與理念依然處在傳統的階段,陷入處理基礎事務當中,無法掌握科學管理班級的方法。
3.單一的管理模式
由于大部分小學班主任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利用監督管理的方法促使學生學習,管理模式僅僅停留在這種模式上。實際管理當中,班主任大部分利用的是整體性的管理模式,未嚴格按照學生的個性特征制定對應的管理方法,導致學生個性無法良好發展,讓教師感受到任務沉重,根本不能有效對班級進行管理。
4.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許多學校當中,教師與學校領導把全部的精力放到智育上,未重視道德教育,也沒有重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取消了課外活動,利用大量的習題削弱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一味地做題,無法發展個性。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學校行政部門考評班主任主要是把學生分數作為標準,間接地造成了只教書不育人的嚴重后果。
二、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對策
1.豐富管理目標
新時期的目標是以人為本,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所有管理活動要以學生發展為重點。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其他代課老師重視成績良好的學生,不重視成績差、表現卻過分活潑的同學。班主任要轉變一切以成績為重的班級管理理念,幫助學生全面地發展;對在某一個方面具有特長的學生給予鼓勵與發展的空間。小學班主任要豐富管理目標,樹立科學的人才發展觀念,幫助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加強班主任的專業培訓
小學班級管理應用現代管理理念來指導教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最重要的負責人,要增強對班主任的專業培訓力度。若班主任的專業性不強,那么將會對管理工作的效果產生影響。班級管理當中專業能力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要主動加強班主任的專業培訓力度。經過專業培訓的教師才可以更好地把班級管理的價值發揮出來,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與論壇或者交流,讓老師及時認識到行業最新的思想動態,及時使用到管理工作當中來。
3.因材施教,制訂針對性的管理計劃
小學生年齡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存在非常多影響學習的因素。小學班主任要綜合現實情況,盡可能地減少影響學生的不可控的因素。班主任需要對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習慣了解掌握,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情況,按照現實情況制定出相對應的班級制度,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比如,班主任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要認真仔細地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按照學生的特點,在實踐中調整優化規章制度,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另外,班主任還要做好課堂教學的領導者,幫助學生家長主動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即管理學生的學習態度,管理對策與制度相互融合,從而有效落實班級管理工作。
4.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班主任一定要科學地對小學生進行評價。首先評價要凸顯鼓勵性、發展性。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小學生全方位發展以及培養良好的人格。全面對學生評價,允許學生存在偶然的錯誤,注意維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其次,將動態評價代替靜態評價,使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學生。
總而言之,小學的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探究班級管理的對策,優化班級管理,保證學生在班級中獲得全方位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姍.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才智,2018(7):40.
[2]術洪亮.淺談小學班級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8(5):51.
[3]單體秀.小學班主任如何有效進行班級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8,5(8):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