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云
摘 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方式,在教師有效的提問方式下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路徑,對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提問;小學;英語思維品質
一、通過多個角度進行提問,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學生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地調整思維方式和思維方向的能力。英語教學可以采取主題式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思維定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思考問題、提出設想,從多個角度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
比如,在“On the Farm”這一課程的教學之中,“Are these...?”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句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張果園的照片,并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are these?”這樣學生可以在反復的練習之中形成對這個句式的整體印象和認識。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展現單詞的一部分的形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只給學生展示一個單詞的前三個字母“pea”,來讓學生推測出可能的水果。通過這種教學法,學生可以熟悉要掌握的句式,還能調動學習積極性,便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思考問題,進而提升思維靈活性。
二、通過巧妙的提問來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學生思維活動的速度和熟練度。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置巧妙的提問方式,借助生活實際和教學實際來點撥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開動腦筋,獲得思維創新的機會。
比如在“A Camping Trip”這一節課的教學之中,教師首先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Where can we go camping?”小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地發揮自己的現象,融會貫通地運用自己已知的生活情境,有的學生回答“in the park”,有的學生則回答“in the mountain”。在這個問題討論充分之后,教師可以緊接著提問:“What can we do for camping?”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學生去思考露營所必須要帶的東西,另一方面還引導學生去解釋自己選擇某一樣物品的原因。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相互補充的過程中完善了自己的答案,他們不想到了要帶stove,pot,matches等物品,還考慮到了要帶blanket,telescope等物品。這個充滿挑戰性的語言教學思維活動使得學生思維得到調動,使其能夠想方設法地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觀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發揮想象的可能性,在鞏固學生已有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生思維活躍程度。
三、利用思維導圖來提升學生思維邏輯性
思維邏輯性是指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采取的方法和遵循的認知發展規律。具有邏輯思維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思維導圖是一種語言輸出的腳手架,能夠幫助學生完整、有層次、系統地進行英語表達,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比如在“Christmas”這一節日的討論構成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對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比如引導學生從食物、節日習俗、節日活動等幾個方面去思考。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劃分為模塊,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使得學生能夠有條不紊、系統有序地記憶相關材料,最終達到記得牢、易提取、不遺忘的教學效果,加強學生英語表達的信心,使得學生的英語表達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勇于放手來培養學生思維獨創性
思維獨創性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之中敢于創新、勇于質疑、善于思考、樂于構建的思維品質。思維獨創性能夠幫助學生產生新穎的想法,使得學生能夠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一切能夠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問題,使得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之中形成合作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My friend”這一內容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首先從friend這個單詞引入,引導學生來回答自己friend的name,age,hobbies,favorite subjects等多個特性,并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通過簡單、概括的方式來介紹自己的朋友。小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現了cool,nice,lovely,clever,friendly等多個詞匯。接下來,教師要讓孩子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What is a best friend?”學生將會進行觀點表達和主動思考,思維的獨創性也會在其中得到提升。
五、從探究的角度提問來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指的是小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一般是指通過表面看透問題本質的一種能力,是一種集合了概括、抽象、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的一種思維品質。深刻的思維便于知識的遷移,小學生正處于從具象思維轉向邏輯思維的關鍵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探究學習,尤其是在語法學習之中更是要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感知、體驗、理解和語法運用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新舊知識的對比之中找到不同章節英語知識之間的聯系,做到有效遷移和提升,使得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能夠朝著縱深發展。
比如,在教學“A Healthy Diet”時,筆者讓學生談論“What do you have/eat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用“I have/eat...”把三餐吃的食物寫下來。通過小組交流,自主朗讀、觀察、分析、對比等探究活動,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總結出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的區別,初步概括、歸納出a lot of,some,a few,a little的不同用法。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凝練和講解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語法能力,通過探究促進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對語法知識產生極強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度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英語思維品質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來進行教學規律的總結,使學生能夠靈活思考相關問題,讓學生具備快速思維、深入思維、有條理思維、有邏輯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佩青.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J].教育教學論壇,2016(25).
[2]吳惠.聚焦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