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榕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203—01
摘要 績效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將其應用在醫院中,能規范醫療行為、提升服務質量,促進醫院長遠發展。本文首先指出醫院績效管理中面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相關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醫院 績效管理 解決對策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進行,醫院引入現代管理機制,績效管理就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實踐證實,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注重醫療質量評價、強化全成本核算,增強醫務人員的成本意識,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提升醫院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下結合工作實踐,針對績效管理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一、醫院績效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一)宣傳不到位
由于醫院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因此醫務人員對績效管理認識不足,日常工作中沒有重視;而管理人員認為績效管理只是針對個人的管理,等同于獎金分配方案,缺少對科室、部門的績效管理計劃。如此一來,績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得不到醫務人員的支持和配合,難以起到激勵效果。
(二)職責不清晰
績效管理期間存在這種情況:各部門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但整體目標沒有完成。分析原因,在于目標分解上產生偏差,沒有從醫院的整體發展目標進行分解,因此管理目標不明確。此外,績效管理人員的責權利不清晰,管理工作無從下手,工作環節的處理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
(三)標準不統一
部分醫院實施的績效考核程序復雜,在考核指標上,往往缺少量化指標,導致考核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差。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的人員采用同一套考核體系,沒有針對性體現出醫務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水平,繼而影響考核結果。
(四)反饋不及時
在績效管理中,溝通和反饋是重要的環節,是對管理過程、管理效果的真實反映。然而實際工作中,一些醫院認為績效考核沒有實質性作用,和醫務人員沒有切身關系,因此管理過程敷衍了事,沒有科學運用考核結果。由于反饋不及時,醫院領導不了解職工的工作情況、心理狀態,容易導致決策誤差,不僅會挫傷職工的積極性,也不利于醫院健康發展。
二、針對醫院績效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提高認識程度
醫院各人員提高對績效管理的認識,才能保證管理工作有序開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依據世衛組織提出的醫院績效管理框架,將管理核心分為兩個維度:一是橫斷維度,包括安全性、以人為本;二是貫穿維度,包括工作效率、臨床效果、員工導向、反應性管理。其中,員工導向就是在工作中學習,既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又能提高臨床服務水平,促使患者獲得滿意服務。對此,醫院應該摒棄傳統的管理理念,樹立科學績效管理觀,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并推行績效管理體系,獲得醫院領導的支持,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二)明確考核指標
一方面,考核指標要具有全面性,不能單純關注經濟效益,還要注重社會效益。指標的設置,既要從臨床工作、日常表現、業務能力人手,又要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培養職業道德,提高醫院的軟實力。另一方面,考核指標要具有量化性,以公正客觀的數據作為管理評價基礎。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人員,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方案和指標,突出崗位職責和個人能力,加強員工、科室、醫院之間的互動性,促使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反饋機制
相比于傳統的人事考核,績效考核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是將員工個人規劃和醫院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共同進步的效果。因此,醫院要不斷宣傳績效管理的優勢,提高員工的認同感,尤其在考核過程中加強溝通、化解矛盾,促使員工發現自身不足,明確未來努力方向,實現工作績效持續改進的目標。針對績效考核結果,醫院要及時公布出來,遵循三公原則,作為薪酬、財務、人事管理的依據,切實發揮出激勵作用。
(四)注重文化建設
通過績效管理結果,既能反映出醫療服務水平、日常工作效率、經濟運行情況,又能體現出醫院管理和資源配置是否合理。因此,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要考慮到醫院文化建設,它是醫務人員遵守的核心價值觀,也是綜合實力的組成部分。要想實現兩者的協調,應該注重質量和效益均衡發展,走文化指引、科技推動、全面發展的道路,處理好近期和遠期效益、個體和群體利益,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衛生資源帶來的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績效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員工和醫院共同進步發展。分析可知,當前績效管理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宣傳不到位、職責不清晰、標準不統一、反饋不及時。對此,醫院應該提高認識程度、明確考核指標、建立反饋機制、注重文化建設,推動績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