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要】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計劃、設計和組織的專門活動。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發、促進和引導幼兒順利開展學習和達成有效學習結果的過程。有效教學就是要遵循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要求教師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說到有效教學,首先要說一下課程意識和教學意識的問題。那么什么是課程意識?課程意識就是對教育整體的敏感和理解,對教育本質的深刻理解,它考慮的是前提性的問題,如教學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價值嗎?教學目標合理嗎?過程合理嗎?是否與教學的本質相沖突?即追問活動的價值性、目標的合理性、過程的合理性。所以,課程意識與教學意識很大的一個區別在于,教學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的技術問題,而課程意識則更多地關注教學的價值問題,關注課程的價值,關注我們的教學究竟是為什么,追問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 教學活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33-02
幼兒課堂教學質量首先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同時還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藝術。要讓幼兒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那就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活動中機智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正確引導他們做好每一個活動,使他們自覺地去思考每一個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幼兒課堂教學質量呢?
一、做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借用米增強處長在培訓開始時的一句話“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以說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對于青年教師來說自己的好多同學到其他單位后收入比自己要高這些外界因素可能會對自己堅守教學崗位的信念產生打擊,但也要看到隨著黨和政府對教育的日益重視,大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整個社會的中上水平,同時政府和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也給予了極大的尊敬和認可,還有教師這個行業“傳道、授業、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鉆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青年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
二、對幼兒園高效課堂的理解
提到高效課堂,作為教師,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幼兒園里的高效課堂卻是與眾不同的。我們應該明確幼兒園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是怎樣的,然后才能進行我們高效的教育活動。
高效的教育活動,主要是指幼兒通過教師的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即,幼兒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育活動有沒有效益的重要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幼兒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幼兒學得好不好。如果幼兒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幼兒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低效或無效教學。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高效性表現為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得到了發展,并且在發展中是否是快樂的。
三、營造輕松愉快氛圍,把握良機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幼兒學習愛好的最好手段,有利于調動幼兒的情緒、思維,使其以揮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教學氛圍的營造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語言活動中,《綱要》明確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坐在孩子們中間,改變以往教師在上、學生在下、教師在前、學生在后的課堂模式。努力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尤其在幼兒課堂教學中,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更為重要。在幼兒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幽默、風趣、傳神的語言創設一個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激發孩子主動獲取知識的愿望。教師保持積極的情感更加可以感染孩子,呼喚起孩子們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引領孩子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活動中,對孩子保持著燦爛的微笑,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來活躍課堂氣氛,在老師積極情感的帶動下,孩子們很容易就進入了角色,開始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的確,教師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協調的動作都會創造出一種積極的課堂氛圍,促使每個孩子敢于說、樂于說,積極參與,大膽表達。
四、回歸幼兒實際生活,課程內容要與幼兒興趣相符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育活動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使活動內容既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可見,課程內容不能脫離幼兒成長的生活世界。幼兒園課程只有面向幼兒,扎根于幼兒的現實生活,選擇有教育價值的生活內容為課程內容,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才能真正有效。以興趣作為選擇和取舍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依據,是滿足幼兒愛學、樂學這兩個條件的最佳維度。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養學習者的興趣,并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為依據安排課程。
有效教育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追求,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但更需要教師關注幼兒、尊重幼兒,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發展的規律,以幼兒為主體。需要我們不斷地改變自己,每天能多學習一點,多反思一點,多提升一點,多改變一點,這樣教學活動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
參考文獻:
[1]陳幸軍.關于幼兒園數學教育變革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5,Z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