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數學課程改革一直是我國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工作,但長期以來卻未得到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如今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國際上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本文通過對慕課的舉例分析,提出了在互聯網時代下大學數學課程改革的三個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大學數學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31-02
1.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逐漸的成熟穩定,現代互聯網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面對全球化和網絡化的世界,以灌輸知識為主要功能的大學在互聯網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式的培養。新時期的大學數學教學需要更多的信息資源,更充足的交流探討的空間,更便捷的教學展示和分享途徑。
在此大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提出了新的互聯網形態模式,即“互聯網+”。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后,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面對全球化和網絡化的世界,由美國高校發起的“慕課”在極短時間內吸引了來自220多個國家的學習者。近年來,國內各大高校也紛紛被吸引,不斷地推廣著“慕課”教育。
2.以慕課為例
2.1傳統的大學數學授課模式
大學數學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公共和必修課程,是構建學生自然科學知識體系的基石,是促進學生形成科學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重要工具。在中國,很多大學數學課程主要的教學形式是上課,其教學方法通常采用“多媒體+板書+講解”的課堂講授方式,據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教師們認為互動式教學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信息共享,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聽課狀況,學生也能及時反饋聽課信息。對于一些內容多、難度高、課時緊張的課程,不少高校選擇采用大班課的教學模式,但是聽大班課的學生很多,任課教師很難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于是經常會有學生覺得任課老師講得很枯燥。
并且,由于各種原因使得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分布不均衡、優勢難以互補和資源不能共享,而且,大學數學教學主要由本校教師擔任,其教學水平主要由本校教師的數學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和教學積極性等決定,這就導致經濟相對落后地區、非“985”和“211”大學、師資隊伍學歷層次較低的大學數學教學水平難以提高。
2.2 慕課的出現及其帶來的變化
MOOC 是以連通主義理論和網絡化學習的開放教育學為基礎的,是一種將分布于不同地方的授課者和學習者聯系到一起的大規模線上虛擬公開課程。慕課課程由名師設計、商業制作、網絡發布和市場推廣,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任意網絡終端報名并完成在線慕課學習,線上和線下課堂則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與研討實踐的場所,互動研討由“學生問、教師答”改為“大家問、會者答”。這些課程跟傳統的大學課程一樣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初學者成長為高級人才。課程的范圍不僅覆蓋了廣泛的科技學科,比如數學、統計、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慕課課程并不提供學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學位里。絕大多數課程都是免費的。Coursera 的部分課程提供收費服務“Signature Track”,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你也可以免費學習有這個服務的課程,并得到證書。
盡管這些課程通常對學習者并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課會以每周研討話題這樣的形式,提供一種大體的時間表,其余的課程結構也是最小的,通常會包括每周一次的講授、研討問題、以及閱讀建議等等。每門課都有頻繁的小測驗,有時還有期中和期末考試。考試通常由同學評分(比如一門課的每份試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學評分,最后分數為平均數)。一些學生成立了網上學習小組,或跟附近的同學組成面對面的學習小組。
慕課有三大特點:1.大規模:不是個人發布的一兩門課程:“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是指那些由參與者發布的課程,只有這些課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規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2.開放課程:尊崇創用共享(CC)協議;只有當課程是開放的,它才可以成之為MOOC。3.網絡課程:不是面對面的課程;這些課程材料散布于互聯網上。人們上課地點不受局限。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花最少的錢享受美國大學的一流課程,只需要一臺電腦和網絡聯接即可。
慕課給大學數學課程帶來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的。(1)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慕課數學課程為大規模網絡共享課程,學習者通過網絡就可以享有符合自己需求的資源,其中包括劍橋、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等世界名校數學課程的優質教學資源。這種靈活的課程形式,降低了學習者接觸全球豐富教育資源的門檻,實現教育資源平等化、共享化。(2)創造易學便學條件。由于大學數學類慕課課程形式多樣化,包括視頻、練習、微課、實時交流討論、博客、社交網絡、虛擬課堂、考核等多種方式和平臺,學習者可不受課程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可根據自身進度靈活安排學習進程,學習有效性和自主性增強。
3.網時代下大學數學課程的改革方案
3.1 校方的改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到世界頂尖大學的優秀教學資源。為了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傳統大學的普遍做法是積極開展微課、MOOC、網上公開課的建設,支持教師學習、錄制課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由于很多大學數學教師的工作比較繁忙,并且很多大學老師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會感到力不從心,由此導致網上大量數學資源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校方的影響不可小覷。
校方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比如:(1)根據自身資源,積極與其他院校合作,共享優質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講課風格,尤其是985,211高校的數學教師,他們的知識面、研究能力普遍是非常優秀的。與這些老師多交流多溝通多合作顯然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2)邀請專家或派教師外出學習互聯網時代的大學數學教學新思想,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應用。社會在進步,時代在進步,互聯網的覆蓋領域越來越廣泛,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必然要與時俱進,要學習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數學教學的新思想,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新思想都適合自己的學校,我們教師應該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對這些新思想加以應用,爭取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3)根據自身情況開發適合本校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數學課程網上資源。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課堂上很難涉及很多的應用實例,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很難及時得到正確的解答。因此學校可以自主研發些軟件,將應用實例利用網絡分享給學生,師生也可以利用這個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流,建立網上答疑分享系統,讓學生的問題可以得到盡快的、及時的解決。
3.2教師授課方式的改革
目前的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雖說目前的大學數學教育方式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原來的粉筆加黑筆的模式下,引入了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但是大部分數學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考慮得更多的是課程內容的進度,教學內容本身的邏輯性、嚴密性和完整性,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沒能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
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未能正確使用多媒體。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對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中立體圖形的繪制,原來需要教師動手在黑板上畫出圖形,圖形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分析。再比如一些比較有趣的概率實驗,用動畫展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近幾年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卻逐漸持否定態度,因為很多數學教師將教學內容簡單地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只是像放電影一樣地給學生瀏覽,沒有自己主觀的講解,甚至有些老師只是敷衍地念PPT,失去了數學科學的本質特點和學習數學的基本要求。
最后,數學文化以一種滲透的,隱性的,潛在的形式廣泛的存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其具有的文化功能也被逐漸接受與認識。但是在大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有時是缺失的。
因此,教師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外,還應積極學習,擴大知識面,與時俱進,正確使用多媒體、互聯網,讓學生信服,為學生指引方向。讓學生信服對于數學教師,現在大學數學課程學時特別緊張,教師正好可以利用互聯網工具,比如可以在微信群、QQ群、網絡直播軟件和學生直接溝通,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可以錄制微課方便學生預習、復習相應知識點等等。
3.3學生自身學習方式的改革
作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應該學會充分利用資源。在課前可以通過慕課、微課等方式進行預習,并且盡力把知識點吃透,這樣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可以做到有重點、有難點的聽課。課后不懂的地方同樣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解決方案。
同時可以利用互聯網工具學習自己喜歡的另外一些課程,可以在線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交流,共同學習進步。
針對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一張圖來直觀的了解:
4.總結
互聯網為大學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大學數學教學、學習提供了交流平臺,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數學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在此背景下的大學數學教學改革需要教育界、大學、教師、學生共同的努力和配合。
參考文獻:
[1]呂琳琳.“互聯網+”背景下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J].數學教育研究,2015,30:208.
[2]靳曼莉,林玉國.“慕課”進行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7.
[3]華洪波.聯網技術與大學數學教學融合的探討[J].教育進展,2017(5),250-253.
作者簡介:
付春紅(1980.1-),女,漢族,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數學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