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寶
摘要: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開展。通過開展游戲,可以充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取得明顯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將對運用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進行探究。
關鍵詞: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
游戲在體育課程中也稱之為“活動性游戲”,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方法之一。為提高學生的興趣,將某種體育活動加上情節或規則,或以活動的結果作為判斷勝負的依據,可提高學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基于此本文將對運用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進行探究。
一、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每當講解新的內容時教師常常采取說教的方式,這樣學注意力很難集中,動作的技術要領也掌握的不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運用游戲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這樣課堂教學自然就會高效起來。
例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動作講解時,我構建了一個情境游戲,嘗試在學生能力范圍外15CM處放置了一個禮物,并劃出一道起始線,規定誰能在這條線外原地跳到禮物的位置,那么這個禮物就歸誰。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但是大家都無法到達禮物的位置,這時我問學生,“想不想跳得更遠?”學生們都異口同聲回答“想”,這時我再講解立定跳遠的技術要領,大家都聽得十分認真。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游戲訓練,提升學生參與程度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讓學生用跑、跳等基礎動作當成訓練的主要形式。由于動作比較單一,學生在進行機械訓練時常常會因為枯燥、疲憊而想要偷懶和逃避。這樣學生的訓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嘗試構建游戲代替傳統的訓練,讓學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訓練中,從而讓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在進行田徑基礎項目的訓練時,我用體育器械制作了一個游戲通道,讓學生們進行訓練。在通道的第一部分,我用粉筆繪制出了青蛙的圖案,要求學生用蛙跳的方式通過這一段路程;在通道的第二部分,我用三個欄架制造障礙,讓學生進行障礙跑訓練;在通道的第三部分,我用粉筆繪制出了蛇的圖案,要求學生爬過這一段路程;在通道的最后一部分,我放置了不同種類的球,讓學生自主選擇球類,通過顛球或者運球通過這一段路程,然后再按照原路進行返回。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多學生訓練起來十分帶勁兒,課堂學習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三、小組游戲,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體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體能,更為重要的是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集體榮譽感,懂得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
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我嘗試將男生分成兩組,女生分成兩組,通過接力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鍛煉。同時在自由活動時,我嘗試開展“X人Y腿”等經典的游戲,讓學生們6-8人組成一組,嘗試在溝通、磨合中進行體育鍛煉,然后再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學生跑得最快。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小組游戲中可以得到德育教育,懂得“集體”這一概念,同時為集體榮譽而拼搏,學會更好地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達到更加高效的合作。
四、創意游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習近平主席提出“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開展體育游戲時,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為學生提供時間、場地、器械等讓學生根據喜好自主設定游戲規則,形成新的游戲。
例如在一次體育課中,我嘗試將全班學生分成4組,將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跳繩準備出來,在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們自主游戲。這時有的小組將游戲設定成了跳繩闖關游戲,將不同粗細大小的跳繩按照不同的速度掄起來,然后其他不掄繩子的學生依次通過跳繩,哪位學生無法順利通過,將替換掄繩子的同伴。有的小組將游戲設定成了跳高通關游戲,將不同的跳繩組織成立體的網絡,模擬成科幻片的“激光”,要求必須從一端完全躲過“激光”然后走到另一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充分融入體育課堂,并根據自己的喜好構建自己的游戲,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更高效,還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從“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游戲訓練,提升學生參與程度”、“小組游戲,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創意游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四個角度對如何運用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究。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與廣大體育教師進行溝通,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豐富跳躍形式,提高學生田徑能力[J].顧國興.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05)
[2]如何提高小學體育的有效性[J].閔文浩.考試周刊.2018(21)
[3]小學體育有效教學探微[J].張武彪.學周刊.2017(36)
[4]快樂學習——小學體育“教”與“玩”的結合[J].朱興亮.新課程(上).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