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雪峰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內容之一,但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很薄弱。本文探索出了課堂“四步”教學方式,從啟、讀、知、結依次展開,尋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核心素養”的途徑。
【關鍵詞】自主學習;核心素養;“四步”教學方式;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最近教育界倡導的“核心素養”的理念可謂深入人心,“核心素養”更關注學生的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能力。筆者通過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套“四步”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下面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發展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
一、第一步——啟
“啟”就是一節課的開啟,我們語文教學的開啟環節就是新課導入,這個環節非常重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設計導入的方式來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快速地走進文本的情境中。這個“啟”不能用時過長,五分鐘左右,可以是一段激情洋溢的話,激發學生的思維;可以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把學生引入文本中;可以是一幅圖畫,一段視頻,一曲音樂,一個物品,一個謎語等,把小學生快速引入到學習的情境中來,這才是真正的“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如學習《番茄太陽》一文,筆者用設疑的方式這樣引導學生:(筆者手里拿了個番茄,小學生已經注意到了,好奇不已)大家看這是什么?(學生本來就很好奇,就等著老師發話,看看葫蘆里裝著什么秘密呢,他們都認識,紛紛說出西紅柿,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番茄的名稱)然后再設疑:你見過番茄太陽嗎?(學生紛紛搖頭,確實沒有見過)為什么叫番茄太陽呢?你們要想知道,快速翻開課本找一找答案吧。這樣的導入,小學生會帶著萬分的好奇心,急切地走進文本中,可以說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第二步——讀
“讀”就是閱讀,也就是利用閱讀文本了解文本內容,再通過進一步細致深入地閱讀,合作討論探究,品味文本的內涵。這一步對小學生來說是鍛煉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主要的陣地,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朗讀好文本,一定要把好閱讀關。對此,教師要認真備好教材和學生,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擬定好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問題,鼓勵以學生自學為主,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如學習《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文,首先讓學生閱讀文本,根據題目理解文本的內容:文中寫了幾個人?根據對文本的閱讀,聯系題目,把文章內容簡單概括一下。學生只要是認真讀文,一定可以找到“公儀休、子明、某大夫的管家”三位人物,概括文本內容。接著再細致閱讀,品味:1.公儀休喜歡吃魚嗎?2.為何他要拒收管家的鯉魚?3.“我一定照著您的樣子去做”,公儀休是什么樣的人?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認真細致、自主閱讀才可能找到答案,尤其是最后一問,需要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自主解決,這是道能力題,也是本文的難點。最后再結合上面探究問題里面涉及的重點詞語,如“鮮美、心滿意足、無可奈何、盛情、恍然大悟”等挑選兩個來練習造句,鍛煉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這些問題都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很好地利用到了閱讀的環節,探究問題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第三步——知
“知”是理解、領會,就是通過拓展延伸訓練,把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以及時反饋課堂所學。拓展延伸的方式很多,可以讓小學生根據課堂學習重點鞏固詞句,可以根據課堂所學能力進行段落模仿,當然也可以根據所學來一次課堂小練筆等。通過這些訓練來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檢驗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效果如何。所以這個拓展訓練要有針對性,不能偏離課堂所學。
如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這篇文章主要理解弱小者和幫助弱小者,并利用學會的詞語造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認為小學生已經理解了弱小者的含義,并通過薩沙保護薔薇花的過程,了解了這些就叫保護弱小者。學生完全可以用一段話來描述自己保護弱小者的過程,筆者就讓學生用小練筆的方式,寫一下怎樣保護弱小者的。這個環節讓學生自主選擇弱小者,并把自己保護過程寫下來,既考查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用在練筆上,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第四步——結
“結”就是小結,這個環節有很多人不重視,認為語文不是理科,知識不系統,零散分化,不好總結。這是為自己偷懶找借口。其實這個環節很重要,教師根據課堂重難點,集體進行糾錯或總結知識點,這是針對課堂中學習的關鍵所做的,關系到學生學習效果,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做好這個小結。注意一定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把握住重難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預見性,隨時修改小結提綱,不能隨便處之。
例如學習《燕子》一課,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以下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燕子》,了解到文章寫了小燕子的外形、小燕子的飛翔和停息的狀態,從南方飛來給春天增添生趣。描寫小燕子的方法很多,如外形從整體到局部描寫,寫飛翔時用了從遠到近的觀察順序,飛翔和停息的狀態又用了從動態到靜態的描寫方法,寫得很有層次。尤其是這里面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運用和許多優美的文字,寫出了春天的氣息。有些同學在修辭手法欣賞和詞語的理解上比其他同學還有差距,希望好好學習,趕上大家。這樣的小結既突出課堂教學重點,又指出學生學習的不足之處。相信學生對課堂學習效果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他們在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改進,這樣可以查缺補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步”教學法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以小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既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又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發展”方面提高了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