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育新
【摘要】拓展課外閱讀是我國素質教育形勢下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明確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既可以增加學生識字量和知識面,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中,筆者主要對農村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行了簡單論述,以求拋磚引玉。
【關鍵詞】課外閱讀;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素質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課外閱讀既可以鞏固課堂知識,又可以滿足學生課堂以外的知識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一、農村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閱讀的時間不充裕。學校里,課程滿滿當當;課外的時間里,有的學生還要參加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另外,在電視、游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下,孩子們課外閱讀的時間所剩無幾。
2.課外閱讀氛圍尚未形成。在不少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尚未形成。家長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很少閱讀書籍,也較少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
3.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難以養成。學生閱讀書籍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便是閱讀。很少做讀書筆記,即使做了筆記,也無非是幾個好詞好句,少有感想體會。
4.閱讀形式更趨向于功利。有不少家長和老師更在乎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否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書目進行了限制和干預。因此,在素質教育大潮涌動的今天,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迫在眉睫。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策略
1.閱讀前要學會先預熱。我們在給學生推薦一本書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蘇教版五年級中《少年王冕》一文是根據《儒林外史》改寫的。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引領學生走向更為廣闊的課外閱讀,課后我給學生補充一個經典的吝嗇鬼的形象——嚴監生。在《儒林外史》中,吝嗇鬼嚴監生在臨終之際,伸著兩根手指頭就是不肯斷氣,同學們知道這兩根手指頭代表什么意思嗎?原來是對燈盞里點的兩根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直到趙氏挑斷一根燈草,他方才點點頭,咽下了氣。學生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原來《儒林外史》還有這么生動的故事。這時,我適時地把《儒林外史》這本書推薦給學生。這樣的預熱效果奇好,因需要而閱讀就是最為真誠和直接的閱讀。
2.讓美文賞析引領學生走向深層次的閱讀。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是屬于“走馬觀花”型的,這類學生讀書,只知大概情節,不懂欣賞書中的“精華”。為此,我特意精選了一些美文,每節語文課前誦讀給學生聽,讓學生在靜靜聆聽中,理解美、感受美、欣賞美,進而激發學生由淺層次閱讀轉向深層次的閱讀。這樣的欣賞,不僅是賞析書中精彩的語句,更是引導學生從文字語言感受獨特的環境氛圍、人物的形象,使學生真正走入書中,感受經典文學的魅力。
3.想方設法讓閱讀更具動感。學生在閱讀時,我們可以提醒他們,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感到疑惑的,感到驚嘆的,感到豁然開朗的地方,可以大膽地表達出來。如讀到特別精彩的地方,我們可以像《少年王勃》一文中的閻都督讀到王勃寫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時,拍案叫絕那樣大膽地喝彩。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也要附和,相信這樣的氣氛,一定會對孩子的閱讀情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當孩子讀到感覺特別困惑的地方時,可以允許他自言自語:“咦,這個怎么回事呢?這個可奇怪了!”我們鼓勵孩子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此時的家長如果也能積極參與進來,協助孩子一起探討困惑,那么我覺得這是孩子閱讀最大的動力。
4.要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發現的旅程。劉亮程的《對一朵花的微笑》中有這么一段:“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攤草惹笑了。”第一個孩子朗讀時平平的語調,沒有語速變化。好幾個孩子聽了,不滿意,舉起了手。第二個孩子讀出了節奏感,合適的停頓,用語氣強調了自己想突出的詞語。
“我想說說我的發現?!庇泻⒆悠炔患按拔野l現這個開頭語跟我們讀過的好多文章不一樣,一開始就將我們帶進了故事中?!薄皩?,別的文章開頭總會先寫寫時間啊、地點啊或者別的什么,不是一下子就有了故事感。”另一個孩子補充。我肯定、鼓勵學生。孩子們再讀,再思考。很快,有孩子滿眼驚喜地高舉起手:“這一段有三個句號,可是一般寫法應該是一個句號?!薄澳鞘菫槭裁茨??劉亮程不會使用標點符號嗎?聚集標點符號,再讀,再思?!弊x著,想著,孩子們三三兩兩議論開了。他們有了新的發現……把閱讀發現的歷程真正還給孩子們,讓學習真正成為一種挑戰,才是孩子們喜歡和需要的“深度學習”。
5.閱讀后要學會分享。沒有討論的閱讀是無趣的。在孩子閱讀完一本書后,家長或老師不失時機地和他聊聊這本書,給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分享他的閱讀感想,這些對他閱讀興趣的激發,將起到其他任何方式所無法取代的作用。
6.讓閱讀成為日常生活。要把閱讀養成一種習慣,注入我們的生活,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學會閱讀,崇尚閱讀,真正地“悅”讀起來,心無旁騖地“悅”讀,全身心地沉浸于書香的世界之中,享受由閱讀所帶來的最為醇美的日常生活。
閱讀是引領學生駛進書海的一葉扁舟,是打開知識殿堂大門的一把鑰匙。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拓展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所有的孩子都樂于親近書本,樂聞書香,是實現新課標的有效途徑,也是順應素質教育潮流的客觀要求。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