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 要:學界對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各執一詞、褒貶不一。《閑情偶寄》的“聲容部”集中體現了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李漁對女性的審美重視外在美,更重視內在美;重視自然美,也重視妝飾美,而且他還非常重視通過“習技”、“頤養”等手段促進女性美的培育,使女性越來越美。這種觀點在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今天,對于促進女性審美從注重外表美,走向注重內在美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李漁;女性審美;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02
劉玉梅在其《李漁生活審美思想研究》一書中說:“李漁是個在世就倍受爭議的特殊人物,當今學界對其仍是褒貶不一”。[1]其實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也是如此。學界對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批判;二是為李漁女性審美思想進行辯護;三具體闡述李漁女性審美思想內容或特點,不作價值評判。綜上所述,學界對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看法是各執一詞,褒貶不一,都有一定道理,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針對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內容:外在美
《閑情偶寄》的“聲容部”集中體現了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李漁對女性的審美包括外在美和內在美兩部分,外在美是對女性外表的審美,外在美又分為先天自然形成的外在美和后天裝飾獲得的外在美。正是因為“李漁從‘食色,性也的高度肯定了人體審美的正當性、合理性”,[2]所以他在探討女性審美的時候,大膽肯定了女性的外在美。
先天自然形成的外在美主要是肌膚、眉眼、手足等自然的外表美。李漁認為女性肌膚以白為美。“婦人嫵媚多端,畢竟以色為主”[3],也就是說女人有多種美,但是膚色白是第一位的。這種觀念具體起于何時尚不清楚,李漁把它明確提出來,并且一直持續到現在。美女除了肌膚白,還要眉清目秀。一般人多從形狀、大小等去評判眼睛的美丑,而李漁則認為“‘相目之目的不在‘目,而在‘心”。[4]他認為“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動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聰慧;目常定而白多黑少,或白少黑多者,必近愚蒙。”[5]李漁觀察眼睛,主要是通過一個人的眼睛看其性情是溫柔還是粗悍,其心智是聰慧還是愚蒙。品評女子,李漁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看手。他認為:“兩手十指,為一生巧拙之關,百歲榮枯所系,相女者首重在此”[6]。通過相手,看的是“巧拙”“榮枯”。即使“手嫩者必聰,指尖者多慧,臂豐而腕厚者,必享珠圍翠繞之榮”未必準確,退一步,還可以進行審美欣賞。這種觀點在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美學發展的今天得到了凸顯,很多時尚雜志都在傳達“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的觀點。
女性在外在自然美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妝飾。妝飾包括“修容”和“治服”兩部分。李漁認為“修容”非常重要,“‘修飾二字,無論妍媸美惡,均不可少”。[7]但是“修容”必須遵守一個重要原則——適度自然,否則的話,不但不能增加美感,反而會成為東施效顰,令人噴飯。在遵循“適度自然”原則的前提下,李漁還詳細闡述了“修容”、“治服”的具體措施。“修容”包括“盥櫛”“點染”“首飾”等步驟,“治服”包括“衣衫”、“鞋襪”、“薰陶”等程序,對每一步的做法李漁都提出了注意事項和具體要求。諸如盥面是“濯垢務盡”、脂粉要“施之有法,使濃淡得宜”、飾品要“少”而精、婦人之衣“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8]等。
二、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內容:內在美
李漁對女性的審美不但重視先天自然形成的與后天妝飾獲得的外在美,而且也非常重視內在美。李漁對內在美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他對女人“態度”的重視。李漁首先說明了“尤物”的魅力,——“尤物足以移人”,其他如“絹做之美女,畫上之嬌娥”,顏色雖美卻不足以移人。“媚態”的作用也同樣神奇,“態之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艷者愈艷,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無情之事變為有情,使人暗受籠絡而不覺”。[9]而且,“女子一有媚態,三四分姿色,便可抵過六七分。……則人止為媚態所惑,而不為美色所惑,是態度之于顏色,猶不止于以少敵多,且能以無而敵有也”。[10]雖然“尤物”“媚態”有如此之魔力,但是,究竟什么是“尤物”“媚態”卻又難以說明,“媚態之在人身,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是無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無形似有形,是以名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說之事也”。[11]雖然李漁對于“尤物”“媚態”“心能知之,口實不能言之”,但是通過如火焰、如燈光、如珠貝金銀之寶色等一系列的比喻,我們大抵可以明白“尤物”“媚態”“態度”等當如我們所常說的“氣質”,“它是包括一個人的心性、稟賦、思想修養、道德品質、文化知識等多種素質在內的綜合因素”。[12]氣質雖然是源于內在秉性、學識、涵養等,但是又能通過一舉手、一投足呈于外,因此它既是無形,又是有形的。
三、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當代價值和局限性
從李漁女性審美思想的內容看,李漁女性審美思想體系非常完善,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并由對內在美的重視,進一步延伸到對“主體之美的培育”[13],層層深入。李漁女性審美思想在當代仍有借鑒價值。當代多數人的女性審美觀都是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內在修養,甚至有的男人找對象都是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女性的內在德行。因此這也使得大多數女人在自身美的培養方面也是只注意到外表美,而不重視內在美的培養。事實上這也是當代大眾生活審美實踐存在著表層審美化問題的表現之一。韋爾施曾經指出當今生活中存在一個明顯的“美學轉向”或“轉向美學”的過程,而且這是一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過程。具體到女性審美方面,李漁重視外表美,但是更重視內在美;重視自然美,同時兼顧妝飾美,但是妝飾又必須遵循自然原則,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是把女性的美、人的美看成是固定靜止的,而是看成發展變化的,因此他非常注重女性的“習技”和人身體的“頤養”,通過后天的學習和鍛煉使人變得更美。李漁的這些女性審美思想對于女性美的發展、對于女性審美從“表層”走向“深入”都是大有裨益的。
李漁的女性審美思想中也有一些未盡善盡美之處,有些觀點為學界所詬病,如杜書瀛則認為“李漁的儀容美學思想浸透著男子中心主義的觀念。他常常視女色為男人的審美消費、審美享受和玩賞的對象;似乎女性的天職就是為男性提供審美服務,甚至性服務”。[14]客觀地說,李漁的女性審美觀是建立在他的女性觀的基礎上,任何人思想觀念的形成都離不開他所生活成長的環境,李漁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傳統社會的文人、商人、知識分子,難免會受到個人環境、社會環境的限制,有時會有把女性看作玩賞對象、性服務對象的意識,這是自然。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是僅僅把她們作為玩賞對象,而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她們、欣賞她們。拋開當時的社會環境,他的意識或者潛意識,他的具體做法、明確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對女性內在美的重視、對女性習技重要性的認識等,這些觀點在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今天仍不過時,還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注釋:
[1]劉玉梅:《李漁生活審美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1頁。
[2]劉玉梅:《李漁生活審美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62頁。
[3](清)李漁:《閑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頁。
[4]劉玉梅:《李漁生活審美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55頁。
[5](清)李漁:《閑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頁。
[6]同上,第104頁。
[7]同上,第109頁。
[8]同上,第123頁。
[9]清)李漁:《閑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頁。
[10]同上,第107頁。
[11]同上,第106頁。
[12]劉玉梅:《李漁生活審美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71頁。
[13]同上,第71頁。
[14]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