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明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等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校園足球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得出以下結果:目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校園足球開展情況不是很樂觀,調查顯示:布點學校和非布點學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布點學校校園足球開展雖然相對來講好一些,但是問題也很多,其中較突出的問題有課程開設并不常態化,氛圍并不濃厚,足球比賽開展較少,足球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不行,學校足球教學隊伍大多很業余等問題,而非布點學校則更是要差很多。
關鍵詞:金華市城鄉結合處;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調査研究
引言
一直以來各個專家學者對于城鄉結合處這個概念的定義都不是很一致,本文根據自身的研究情況,引用了宋國愷《城鄉結合部研究綜述》中城鄉結合部概念,他認為城鄉結合部是指介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地域,接近城市地區[1]。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正式啟動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計劃,推動校園足球發展,其中,湖南省作為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省級布局城市,而金華市在2012年正式成為湖南省省級重點布局城市,金華巿城鄉結合部校園足球的發展是金華市校園足球發展的一個特殊群體,同時他也是金華市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校園足球的了解,找出阻礙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校園中足球發展的因素,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有金華市相關部門對于校園足球的改革提供理論數據的支持,通過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校園足球的研究,為全國各地區該地域的校園足球的研究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金華市城鄉結合部足球布點學校(3所)和非布點學校(5所)的相關領導、教師、教練員和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官方網站、中國足協網站,金華市體育局官方網站等,搜集了國內及省市內大量相關青少年校園足球和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文獻資料,并對相關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
1.2.2 訪談法
研究編制了《金華市校園足球開展情況訪談提綱》對金華市有關領導、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進行了訪談。
1.2.3 問卷調查法
研究根據專家訪談和國家校園足球官方文件、校園足球文獻等資料設計了《校園足球對金華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參與的影響調查問卷》,并在征求專家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最終確定這份正式的調查問卷。根據調查的需要,針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總共發放問卷 1150份,其中面向非布點學校的調查問卷發放了550 份,回收了540 份,回收率 98%。其中有效問卷 540 份,有效率為 100%;面向布點學校的調查問卷發放了 600 份,回收了 550 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問卷 550 份,有效率為 100%。
2結果與分析
2.1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項目選擇情況
通過表1可以看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根據自身的愛好和需要,會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選擇的形式多樣。如:學生對于籃球和乒乓球運動項目的選擇較多,將近70%的同學參與,說明學生比較喜歡。其次是羽毛球和跑步;但是排球和足球作為兩種對抗強度都不同的團體運動項目選擇比較少,尤其是足球運動項目的選擇,可能是因為金華市城鄉結合部是一個經濟不發達地區,屬于貧困山區,造成學校體育經費投入不夠、不能充分提供鍛煉場所及運動器材有關。開展的時間相對應城市來講較晚,大多數學生對于足球還是不夠了解,學校還是要加強足球在校園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足球學習氛圍。
2.2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情況分析
2.2.1足球課的開展情況
國家新的課程標準中規定,球類運動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足球是三大球種類當中的一個,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足球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足球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足球課程的開展情況對于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通過表2 可可以看出校園足球課程開展情況相當的不理想,布點學校和非布點學校始終開設足球課程的比例分別是11.8%和10.7%,說明學校根本沒有把足球教學列入本校的教學大綱。經常和偶爾開設所占的比例較大,而且從不開設足球課程的比例最高,說明很多學校開展足球課程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為了應付各級領導的檢查,目的和目標部明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校園足球的發展。
2.2.2校園足球隊的建設情況
足球比賽是學生提高足球技術和戰術,培養學生足球興趣、提高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氛圍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校體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學、初中良好的球隊建設可為以后高中和大學生聯賽打好堅實的基礎[3]。
2.2.3校園足球比賽的開展情況
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校園的足球氛圍,就是通過比賽,足球比賽能夠把足球的所以美的東西展現給人看,學生通過觀賞比賽,體驗到力與美的感覺,感受的足球的魅力,看到運動員在場上的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
從表4可以看出,學校校內和校外經常進行足球比賽的比例是很低的,不超過20%,說明該地區學校足球比賽開展很少,而且從側面也反映了部分學校沒有自己足球比賽機制。對于校外的比賽很少,可能是因為學校出于經費和對學生安全的考慮,也有可能學校根本就不重視。除了學校外的比賽,學校內部的足球比賽也是校園足球比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出布點學校的校內足球比賽經常開展的只有9.8%,偶爾開展的情況居多,說明學校足球賽事開展不活躍,限制學生對于比賽的積極性,加入和參與這項運動的人將會增長更加緩慢。而非布點學校情況則更糟,85%的學校都從不組織校內足球比賽,也就是基本沒有足球比賽。
2.3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對足球運動和校園足球活動態度的情況分析
2.3.1對參加足球運動的動機
體育活動動機是促進一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因,是個體的內在過程,進行體育活動的行為則是這種內在過程的結果。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往往不是由單一的動機驅動的,而是由幾種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動機組合驅使的。其中有主導動機,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輔助性動機,各動機之間相互作用[2]。
2.4校園足球活動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情況分析
通過表8可以看出校園足球開展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小,非布點學校:“一般和沒影響”所占比例和達到64.1%,而布點學校也達到了65%,比非布點學校還要高出0.9個百分點,這是很不正常的,非布點學校校園足球開展對于學生的影響較小可以理解,因為基本上學校沒有開展過,但是布點學校也沒什么影響這就不正常了,這只能說明布點學校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并不好,沒有讓學生感興趣,參與的學生很少,不怎么關注,沒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通過表9 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出校園足球還是對于一部分同學具有影響力的,具體表現在中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喜歡體育運動了,平時活動的次數也呈現上升趨勢。校園足球進入學校以后對于學生的影響來說,還是有利的。
通過表 9 中顯示出有 43.7%非布點學校的學生因為校園足球的開展而更喜歡足球運動了;而 39.4%校園足球布點學校的學生更喜歡足球運動了。非布點學校高于布點學校,說明非布點學校的學生在一點一點的了解足球運動,并且開始參與進來了,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讓足球運動逐步地深入人心。
2.5校園足球活動對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促進作用分析
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青少年學生是主體,目的就是要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形成青少年熱愛足球、積極參與的良好風氣。因此可以把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數量作為評價校園足球開展質量的標準之一[4]。
從表 10 中數據可以說明在校園足球開展以后,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生整體參與足球運動的人數雖然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并不顯著,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效果并不明顯,沒有達到校園足球的活動的初級目標。如何使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更快的增加,這使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3結論
(1)金華市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是很感興趣的,他們都能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項目的選擇上都很有針對性,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選擇形式多樣。然而由于受學校實際情況和地域的影響,選擇足球作為運動健身的學生卻很少,并不是當前該地區學生選擇運動鍛煉的主流,籃球和乒乓球才是。
(2)金華市城鄉結合部課程開設情況不是很樂觀,比例較低,布點學校始終開設足球課的比例只占11.1%,比非布點學校要好一點,而非布點學校不開設足球課程的比例顯著高于布點學校,兩者共同的地方是偶爾開設足球課程的比例都很高。布點學校校外足球賽雖有進行,但是不多,校內的足球賽事與校外的同樣只是偶爾進行,開展情況不理想,而非布點學校校外和校內沒有比賽兩者的比例和達到了85%,基本上沒有比賽進行。
(3)布點學校與非布點學校的學生對于校園足球的認識沒有顯著的差異,說明學校沒有把開展校園足球落實到位,只是為了應付領導檢查,沒有達到開展的效果。
(4)校園足球開展以后,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人數沒有顯著的增加,開展的情況不理想,利用足球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并沒有達到。
4建議
根據以上結論,金華市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不理想原因有很多,從主觀上講:有學校領導不重視,應付式行為,也有學校足球課程開設不經常,消極宣傳等主觀原因。學校的經濟情況不好,場地器材和師資水平達不到要求成為當前該地區校園足球發展不良的客觀原因。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于該地區校園足球開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1)學校要盡可能的長期開設足球課程,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足球理論教學和技術,不斷更新知識,在教學過程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學習足球興趣愛好。
(2)學校領導要重視校園足球的發展,建立健全的教學和比賽機制,加強學校對于校園足球的監督和管理,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環境,給具有天賦的學生一個發展的平臺,給校園足球一個發展的機會。
(3)建立學校校園足球宣傳機構,加大對學校校園足球的宣傳力度,同時,也要走出去,了解外面校園足球的發展情況,多進行足球比賽的交流,開發和創新足球文化,形成自身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宋國愷.城鄉結合部研究綜述[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2]張奎利.天津市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現狀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5.
[3]馬啟偉.體育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陳小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會議報告[R].2009.06.10,北京.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