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云
摘要:師德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師風是一位教師,一個教師集體,整個教育行業應該具備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途徑,從高校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提高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途徑
師德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師風是一位教師,一個教師集體,整個教育行業應該具備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1]。某大學某系,對“大學生最喜歡的教師”進行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51%的大學生喜歡責任心強、公平的教師;16%的大學生喜歡平易近人、寬容的教師;17%的大學生喜歡幽默、良師益友的教師;16%的大學生喜歡專業性強、知識淵博的教師。高校是培養社會高級人才的搖籃,所以高校教師肩負神圣的歷史使命,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素質,關系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
一、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習近平主席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高校教師是一個高知識含量的特殊群體,教育對象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高校教師肩負著傳授專業知識和教學生勵志、樹德、做人的職責。高校教師只有自己具備了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職業道德以后,才能在學生中成為典范和榜樣。高校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大學生德育養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強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高校師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從內因角度分析
1.人文精神的流失,使高校教師修身立德意識的淡化。從古至今都要求教師修身立德,但是現在傳統文化部分流失,人文精神部分流失,沒有真正的理解它的內涵,古代對教師要求非常嚴格,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還要博學多才,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還要學好四書五經、學好數學,從古代的老子、孔子、孟子到近代的蔡元培、魯迅、朱自清,每個人不僅具有廣博的知識文化還具有高尚的師德。
2.欠缺學生道德素質培養的意識,沒有擺正德與才關系。育人方面,現在的高校只注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欠缺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雖然提出了教育學生應先做人,后做事,但是在教學過程和育人過程中,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卻很少。
3.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學教師沒有真正的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中國國學的文化只是停留在上學期間的那一部分,走向工作崗位,看的和學的都很少,真正的精髓沒有學到,應用帶實際工作中少之又少。現代的師德師風建設,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
4.部分教師缺乏敬業精神。某校調查發現,認為學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育人意識淡漠的占 20.6%,是愛崗敬業精神不強的占 25.7%,是自身表率作用欠缺的占 18.4%,是學術功利化嚴重的占 25.7%,是合作精神、創新精神不強的占 8.8%,是其他的占 0.7%。[2]可見,被調查者認為愛崗敬業精神不強和學術功利化嚴重是某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部分高校教師對教師職業熱情降低,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二)從外因角度分析
1.高校教師在現代市場經濟的體制下,職業環境對教師有著巨大的影響,師德水平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某校調查“對于產生師德水平下滑問題的原因的看法”時發現,認為是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的占 51.5%,認為是教師個人放棄了思想道德修養的占8.7%,認為是缺乏實實在在的法律約束機制的占 0.7%,認為是教師管理體制的問題的占 18.4%。[2]可見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改變了部分教師的價值觀,部分教師也用經濟衡量著自身的價值,經常談論著自己的收入多少,住房有多大。
2.高校師生關系淡化。由于現代教學方式一位教師面對眾多學生的教學,打破了古代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緊張,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系數大大降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變為“一出校門,不認老師”,由過去融洽關系變為生疏關系。許多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不認識教師,教師也不認識學生。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途徑
(一)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文精神培養,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校管理者應加強人文學科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對高校教師進行專業的人文知識培訓,樹立科學與人文相統一的教育觀。高校教師應真正做到尊重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高校教師要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扶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二)注重道德教育與專業知識的兼容。高校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傳授德育方面的知識。高校教師既要育人又要教書,二者缺一不可。
(三)愛崗敬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高校教師不僅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應認真學習古今中外的知識,尤其是中國國學所倡導的教師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厚德載物,雅量容人”,把中國古代、現代、世界文化相結合,真正做到修身養性,博學多才。
參考文獻:
[1]田苗.關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題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 (10).
[2]宋偉.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
[3]李曉蕙.“孔子論師德”[J].文史雜志,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