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高效課堂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形式。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高效的課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善學、樂學、會學”,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構建高效教室,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建立新的教學關系,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積極發現、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為了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條件設計課堂教學方案,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構建策略,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實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學習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1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重要性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難度明顯高于小學語文課程。對于初中生,需要加倍努力充分參與學習活動。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已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教學內容之一。同時,語文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條件和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構建高效的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采用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無目的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首先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認為從小學開始一直在學習語文,學習語文的興趣銳減。如要再次激發學習學習語文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合適宜。情景教學是通過營造一種教學情景,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引導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情景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教學資源,采用豐富多彩的圖片或視頻等有利于吸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可以以身作則,通過講解自身對語文興趣的轉變及后來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同時用優美的詞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語言的魅力。多開展諸如語文知識競賽這類活動,讓學生親臨其境,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語言的美妙性是最能體現語言藝術的關鍵因素,最只要抓住了這點就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2 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師與學生互學互長的過程。初中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偏弱,學生的知識面偏窄,只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才能真正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常開展課外閱讀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主要包括美文分享,經典名著討論,閱讀書評等方式。要求學生閱讀經典名著時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根據初中生的生長發育特點,初中語文教師開出經典文章目錄,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閱讀這些經典文章,同時力所能及的寫下閱讀時的感受。每個星期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同學們共同分享課外閱讀的喜悅,由其他學生參與討論。這種方式即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2.3 更新教學理念,從課堂翻轉入手形成高效課堂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為了促使學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更新教學理念的方式,從課堂翻轉入手形成高效課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優化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注意觀察學生學習狀態變化,針對具體的學習情況,有效調整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更新教學理念,從課堂翻轉入手形成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2.4 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特別重視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協作完成教學任務。這一模式的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課堂主人的作用,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目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突破了以往陳舊枯燥乏味的教學局面,獲取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如果深入調查,會觀察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進行小組互動討論的過程中,會發現組內只有一少數的學生闡述觀點,積極主動,其他學習專屬附屬品,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那么怎樣才可以讓小組合作學習更具備實效性呢?首先必須科學有效的進行分組。各個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不同,教育工作者繼續融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特點進行學習,組內學生可以互相幫助,組間學生可以相互競爭,完成學習任務。其次分工明確。教師必須為小組的成員分工明確,讓小組內部人員能夠各司其職。然后教師在此過程中加以引導,拓展學生思維。
2.5 實現激勵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教育心理學指出,個體的內在動機比外部約束力和驅動力更有效,作用力也會更持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通過激勵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以此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課文朗讀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評,說一說自己朗讀的優勢和不足在哪里,通過怎樣的方法可以改進;然后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讓學生對其他同學朗讀過程中的優劣進行點評,并說一說哪些地方是值得自己學習借鑒的。在學生們完成相互點評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性評價,提高點評交流的有效性。通過多元的激勵評價,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自主發展的機會,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借鑒能力。尤其是在作文點評中,學生之間的互評、互改能夠形成濃厚的評議氛圍,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評價,而是能夠將自己的認知、間接表達出來,在各抒己見的評價環境下,課堂氣氛也會更加和諧民主,對語文學習更有信心,這些都有利于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是順應新課改要求,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要將構建高效課堂視為自己的基本教學任務,逐步提升學生獲取語文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感悟文學素養的能力,使其獲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玉蓉.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8(18)
[2]黃星斌.淺談如何有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中華辭賦.2018(09)
[3]李國慶.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8(09)
(作者單位:瀏陽市澄潭江鎮山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