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妮
摘 要:從近些年的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依舊以傳統的教授手段為主,但也不乏有些教師采用生活素材與課本相結合的方式教學,使學生更易從生活素材的角度來接受物理學中晦澀難懂的概念。另一方面,生活素材也是物理教學和生活聯系的紐帶,物理教學是為生活服務,同樣,生活素材也可以為物理教學服務,優化初中物理教學,利用生活素材解決物理教學問題正是這方面研究所欠缺的。因此,本研究結合教學實際,分別從教學的不同環節探討生活素材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物理;教學;生活素材;啟示
Talking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Living Materials on Phys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bstract:From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n recent years,most teachers still u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but some teachers use the combination of life materials and textbooks to make students more accessible from life materia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ing the obscure concept of physics.On the other hand,living materials are also the link between physics teaching and life.Physics teaching is to serve life.Similarly,living materials can also serve physics teaching,optimiz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and use life materials to solve physics teaching problems.What is lacking.Therefore,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s the enlightenment of living materials o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teaching.
Keywords:Physics;Teaching;Living Materials;Enlightenment
教育部關于中學課程改革的政策在省市縣各大中學中逐步得到落實[1],其中課程改革的重點在于,如何把握好課堂的45分鐘?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將深奧的知識淺顯化[2]?面對這些目標,各大中學教師紛紛改善自己授課的方式,將傳統的課程教學活躍起來,在生活中找到學科的影子,課本上的知識在生活的素材中得到升華。如何將物理學中晦澀難懂的概念及定理以簡單易懂的形式教授給學生,成為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實現課本以生活素材的有機結合,就應該從生活日常的物理現象入手,將物理學中的物理現象與生活中的事例進行緊密的聯系,形成完整的關系鏈,讓學生能真正理解物理學中概念和定理內在的含義和運用方法[3]。
1.生活素材將知識生活化
在初中的物理學科的教學環節中,其中講到聲音需要介質才能傳播,為了讓學生能充分理解并記住這樣一個有趣的物理定理,可以在課堂上準備兩個紙杯,一根細繩,將兩個紙杯用線穿起來,并由兩個學生拉直,其中一個學生在一邊說話,另一個學生在另一端用耳朵聽,很顯然,在聽的學生能清晰的感受到耳膜收到震動,并能聽清對方所說的話[4]。反之,若連接兩端的繩子未繃直,則傳聲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以上述小實驗能讓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理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如何讓學生全面理解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需要從反面來證明??梢詫⒁粋€鬧鐘放在一個抽了真空的容器中,隨著真空度的逐漸增大,鬧鐘 傳來的聲音逐漸消失,因此,鬧鐘的聲音失去了空氣為媒介,無法進行傳播。上述正反兩個小實驗能充分證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媒介。這種教學方式很生動的解釋了聲音的傳播需要媒介,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體會該物理現象[5]。
2.生活素材將知識內涵化
同樣的,生活中的素材可以將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淺顯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關于學到大氣壓的存在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大氣壓的存在,可以將一個杯子裝滿水,然后用一張紙覆蓋于瓶口,迅速將其倒置過來,可以看到瓶中的水并沒有倒出來,紙片完好的貼合于瓶口,這樣很好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并能親身體會到大氣壓的存在[6]。
除此之外,在物理學中比較難懂的杠桿平衡原理,在課程中,老師可以將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作為講授的媒介[7],例如,可以向學生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誰能將一頭很重的牛翹起來,讓學生自己選擇站立的位置,并讓他們說出選擇的原因,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了解該物理現象的興趣,有能深刻理解杠桿原理的深層次的含義。通過學生的選擇自己合適的位置,以最小的力翹起笨重的牛,因此,學生可以很容易知曉,如果想輕易翹起牛,一定要使本端的平衡臂足夠的長才能以很小的力氣翹起比自己重多倍的牛。
3.生活素材將知識趣味化
處于青少年的學生,其求知欲是一生中較為旺盛的時期。教師教授的課程不僅要有深度,而且需要把深度的問題淺顯化,讓學生的求知欲能一直保持下去。物理學中的典型例子[8],如何去生動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如何去感知大氣壓的存在,教師可以用一枚剝殼后的熟雞蛋,并在一個空的暖壺中放入燃燒的棉球,待棉球燃燒后,將雞蛋放置于暖壺口中,隨著暖壺內的氧氣的消耗,其壓強低于外界,在內外壓強差的條件下,雞蛋被慢慢吸入暖壺中,學生在觀察和操作的過程中能親身感知壓強的存在,并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4.結語
本研究從當今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現狀出發,通過生活素材與物理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初中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從生活的角度,對晦澀的物理概念和定理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從更深遠的意義來講,該種教學方式對學生今后的思維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全福.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考試周刊,2018(16):156-156.
[2] 張良峰.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18):194-194.
[3] 朱勇.靈活運用生活素材 優化初中物理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8):66-66.
[4] 錢冰冰.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3):78-78.
[5] 易智平.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途徑研究[J].儷人:教師,2015(2):226-226.
[6] 夏雪琴.生活實際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物理,2015,33(6):46-47.
[7] 王傳梅,鄒清敏.取生活之源 活教學之水——例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1):79-79.
[8] 吳愛琴.利用生活實踐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6):15-16.
(作者單位:湖南省平江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