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
摘要: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融合。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學會愛孩子,我們要尊重、理解,鼓勵,肯定每一個孩子,我們要用最真摯的笑容去面對每一個孩子,我們要以真心、愛心、耐心來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享受“溫情”的愛,最終讓他們學會愛,傳遞愛。
關鍵詞:尊重;理解;鼓勵;微笑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236-02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學會愛孩子。那么如何愛孩子呢?
1.尊重和理解、鼓勵和肯定,讓孩子心里充滿陽光
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雖然小,但小小的心靈卻很敏感,有其獨立的思想,渴望周圍人特別是教師的尊重、理解,應該說尊重、理解是愛的前提。
在去年暑假學習的時候,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很難忘。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多手老師》講的是在一節美術課上一個孩子畫了一幅畫,畫面上一個人長了很多只手,可以說就是個怪物,這幅畫被其他孩子看到了,孩子們紛紛伸著脖子去看,并發出了嘲笑,弄得課堂一團糟。原來孩子不僅畫了這樣一幅畫,還在旁邊寫了一行字-美術老師,美術老師看了非常生氣,剛想讓他罰站,后一想不如問問他,為什么這樣畫,孩子慢吞吞的站起來,怯生生的說,他特別喜歡畫畫,也特別喜歡美術老師,但他看見老師每天太累了,每天老師在學校要上一個年級3個班的課,既要講課,又要判作業,放學時還要急匆匆的到幼兒園去接接孩子,晚上還要洗衣服、做飯……真是太辛苦了,要是多長幾只手,那不就不那么辛苦了嗎?聽了孩子的話,老師一下怔住了,多好的孩子,多么懂事的孩子,可差點就冤枉了孩子,差點就辜負了孩子這么好的心愿……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讓我感受孩子在從事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往往以成人的標準去判斷,去衡量,往往會傷害了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的尊重、理解和耐心地傾聽。
除了尊重和理解,經常鼓勵和肯定也是愛孩子的一種做法。也許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給他們莫大的鼓舞,使他們在無聲中克服自卑,改掉習慣性的毛病,再現往日的微笑和對自己的信心。
比如我們班的小苗同學,原來由于字跡潦草、凌亂,說話斷續、不清楚,而深深自卑,一站起來發言就臉紅,甚至不能張口。有一次在語文課上,我讓他站起來讀一段課文,他先是一愣,可能是沒想到我會叫到沒有舉手的他,我鼓勵他站起來,他嘗試著大膽讀,隨著斷續的聲音,同學們出聲了,這位同學臉紅了,看看同學們,再看看我,我示意同學們耐心聽,我也傾著身子聽著,小苗同學鼓起勇氣堅持把這段話讀完了。我帶領同學們為他能大膽讀完而鼓掌,并趁機端正了同學們對待別人弱點的態度,我說:每個人都有所長,有所短,那么你們說說該如何對待被人的短處呢?(應該幫助、應該鼓勵)我覺得今天小苗同學就非常勇敢,她第一次勇敢的讀完了這一段,你們說是不是啊?要求學生學會取長補短。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小苗同學的臉更紅了,不過,我看到的是一張充滿幸福和自信的笑臉。
這位小苗同學從此改變了,就在這次讀書之后,他在日記中作業中一改往日凌亂不堪的文字,而能語句通順、內容豐富完整的寫出自己的心聲,他在日記中寫到“老師,謝謝您的鼓勵和幫助,我一定會大膽練習讀書和寫字,和同學們一起把學習搞好,不落隊……”一年下來,現在的苗雨已經大變樣,不僅語文成績上來了,還主動申請當過我們班的小主持呢!
尊重、理解,鼓勵、肯定不僅溫暖了學生,學生也給了我們動力和信心,班里類似苗雨同學的現象有不少,我相信在老師和學生們愛的感召下下,班里的每一位同學都會走出心靈的封閉區,心里充滿陽光,勇敢向上。
2.“微笑”也是我走入孩子心中的一個法寶,在微笑中他們感受我對他們的愛
每天在我們學校簽到入門處都會看到這樣一句話“今天你微笑了嗎?”每天微笑真的有這個必要嗎?我可以肯定的說——是的。微笑,看似及其簡單的一個動作,嘴角向上揚,卻把一個人最熱情,最積極、最美麗的一面展露出來了,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具有親和力,較快的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要想獲得他們的喜愛和接納“微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我在《這樣說,孩子才肯學》的一本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心理科學家實驗表明:良好的心理環境是孩子主動學習、高效學習的基石,,而教師的積極情緒又是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條件,因為孩子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易感染,所以教師的情緒直接感染著所教的學生。所以,我每天都要用微笑來陪伴孩子們。孩子們經常會在作文和日記中提到我的微笑,感受我的愛。
“我們的趙老師不再教我們了,我們心里很難過,也不知道換成什么樣的老師,可今天新老師站在講臺上的時候,我們的心暖融融的,因為她總是微笑著看著我們,相信她一定是個不錯的老師。”我給她的第一印象比較好,首先在心里上占了優勢。
今天我上課走神了,鄒老師叫起我,我什么也不知道,本以為老師會狠狠的批評我,沒想到老師卻微笑著看著我說:“上課要專心啊!先坐下想想”,我的臉一下子紅了。難忘鄒老師的微笑和眼神。……當孩子犯錯時,老師的微笑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有效。
“每天早晨進入校園,迎接我們的就是鄒老師的微笑,也不知道鄒老師為什么整天那么高興,不過看到鄒老師笑著,我就特開心。”好的心情能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覺的微笑很有必要用“愛”溫暖著他們,用“微笑”面對他們,相信在愛的感召下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也相信,他們也會在接受愛,享受愛的同時,他們也會成為愛的傳遞者,最終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李建英.《究竟如何愛孩子》《新疆教育:行政版》,2008(5):45-45.
[2] 王月鵬.《愛孩子不是問題,究竟是如何愛》《中國圖書評論》,2014(1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