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彩萍
摘要:順應著新課程改革的洪流,創新成了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在這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都在飛快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無時無刻在發生著新的變革,當然教育行業自然也跟上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其中,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也逐漸成為教育界的重點關注對象,從而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為了更好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教育部提出了探究性實驗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它同時具備科學性和高效性,使那些初入中學的學生了解物理、學習物理知識、深入物理原理。但是,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開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探究意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為了正常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就要從學生的課前預習入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習慣。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前預習;實驗教學;探究性
引言: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的反應是困難,物理這門課的學習不僅需要理論的知識,實驗和參與也是少不了的,這將會給物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帶來些許挑戰,“講有用的課,講有趣的課。多數物理教師所教授的這門課程是低效用或是無用的,這便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學生對基礎物理學的學習,甚至影響物理這門學科的發展。物理具有較強的實驗性,為“有趣的課”打下了堅實基礎。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把實驗作為基本內容之一、把課前預習作為鍛煉學生的基本方式,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應用于實踐,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更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一般都是采用“滿堂灌”的模式,老師一臉嚴肅的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仰著頭,貌似在認真聽講實際上心思不知飛到哪兒去了。這時老師會給予嚴厲批評,更有甚者實行罰站等懲罰,這樣老師便在學生心目中呈現出一個具有最高權利的惡人形象,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形成了懼怕心理,更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在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教師應是領路人,要著重顯示出學生的主要地位,而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的實驗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實驗原理以及實驗所用的器材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不會僅聽教師不停的講述實驗的原理、過程等而自身跟不上節奏,課前預習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磁力》一章節時,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課前預習了解到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而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進行用小磁針判斷磁場方向的實驗[1]。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想而知老師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性,任何實驗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撐,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對實驗課程的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在實驗課上能夠與教師有更多的交流、物理知識也更加的夯實。增強了感情交流,嚴厲批評變為和善的說服教育,以“良師益友”的角色來引導學生。有了相對輕松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能夠更加生動的授課,學生也能夠更加輕松的學習。
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施
(一)激發學生預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能否學好一門課程的關鍵因素,“優秀源于熱愛”這句話能很好的證明這種觀點。如果教師想采用課前預習的方式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就要從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出發,大多十四、十五歲的學生們往往會被自己的興趣所支配,因此一種能抓住學生興趣的課前預習方式必然能夠對探究性物理實驗教學起到關鍵的作用[2]。
想要提高實驗教學效用,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熱愛是必不可少的。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之一就是聯系生活,初中物理所研究的是自然基礎,基本電路結構、物體相互作用、機械運動等一般內容。這些基本內容為我們科學技術的發現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了經濟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實例。學習某些概念時,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從而在腦海中建立這樣一個鮮活深刻的模型,例如在《機械運動》一章中,有機械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參照物等幾個概念,教師在講授運動學時一般采用“質點”或“物體”等名詞來說它們的運動情況,試想如果教師把這些概念與賽車中的起步、彎道超車、直線加速勻速相融合安排到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中去,必然能起到較好的預習效果,從而養成興趣,學生也就會去主動學習、探究、思考,探究性實驗教學順利開展也是奠定這些基礎的必然成果[3]。
(二)探究性預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又離不開平時所學的概念以及原理,所以在教學中擺正實驗和原理的位置,做好自主課前預習、探究性的課前預習,將學習的原理用于實驗,從而使探究性物理的實驗教學變得“鮮活”。這便需要學生同時具有預習和探究的習慣,預習并探究物理實驗的原理,在老師正確的指導下,對實驗原理進行思考、探究、深入挖掘,這將能極為有效地訓練學生遇到問題勤于思考、善于探究、深入發掘的能力。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兩點:其一,一定要對所涉及到的物理學原理做出正確客觀的解釋。要讓學生了解到實驗的思路,為什么實驗的步驟是這樣,這些是鍛煉學生實驗能力、設計能力的關鍵內容。例如,在學習電路的串聯和并聯這一章節時,要讓學生充分預習相關內容,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并探究二者之間的特點和存在的差別,最后由教師為學生們實際操作演示,這樣一來便在掌握電路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入探究了其中的內涵,提高了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也使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進行更加順暢[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前預習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更是探究性物理實驗教學的好幫手,因此,教師應準確把握運用課前預習這一方法,抓住學生興趣所在,并在預習的同時加以探究內容,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探究性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也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黎祥賤. 課前預習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及策略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 11(1).
[2]任少鐸. 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13):171-171.
[3]陳長勇.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法實效性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6):37-37.
[4]高貴森. 初中物理學習要重視課前預習——全動力模式下物理教學運用與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7(11):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