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藝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289-02
摘要 作者從爭取員工的信仰、讓員工的堅守正能量、傳潘正能量、發揮正能量四個方面,為現代企業管理提供了“集聚發揮企業員工正能量”,使企業發展壯大的可行性模式。
關鍵詞 正能量 信仰 核心價值觀 道德講堂 企業文化
時下有一句流行語叫做“傳播正能量”,在這里筆者將“正能量”一詞引入標題。那么,什么是“正能量”呢?
“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伴隨著與一個變量有關的自由度的負能量,總是被伴隨著另一個縱向自由度的正能量所補償,所以負能量在實際上從不表現出來。“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正能量與負能量這兩個物理學名詞,通過人們給其賦予的感情色彩而代表了新的意義:正能量表示人正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積極心態;負能量表示人負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消極心態。正能量與負能量是相對而言的,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歷練,若正能量戰勝了負能量即會促進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若負能量戰勝了正能量即會阻礙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
回到標題,在我們的企業管理當中,“集聚發揮企業員工正能量”,則是讓我們的員工每個人都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有了這樣高素質員工隊伍的企業,就能適應日益變化的新經濟形勢,使企業發展壯大起來。所以,集聚發揮企業員工正能量的研究對于一個企業的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那么,如何集聚發揮企業員工的正能量呢?下面,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爭取員工的信仰,讓員工團結在正能量的周圍
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信仰是心靈的產物,信仰是一種靈魂式的愛、關愛,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情緒。道德生活是伴隨人類發展始終的社會現象,而信仰是支撐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類生存須臾不可分離的基本生存條件,它從根本上決定著人類道德實踐的范圍、層次和方式。
信仰不但賦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義,而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坐標。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信仰不但是道德行為的動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燈”。
蘇格拉底云:“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法苑珠林》卷九四:“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周恩來在《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中指出:“要以耐心說服誘導的精神,爭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團結他們在革命主義與政綱的領導下而堅決奮斗。”這些例子都充分的說明了信仰的重要性,在每一個有信仰的人看來,信仰都具有神圣性,這種神圣性使信者嚴以自律,使信者的思想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信仰在生涯規劃上對人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九點:1.人生目標的確立;2.奮斗歷程的把握;3.精神境界的陶冶;4.馭挫勇氣的養成;5.道德魅力的塑造;6.身心關系的調整;7.人我關系的處理;8.樂觀情趣的培養;9.緊張情緒的疏解;信仰確立了個體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標準,也成為個體毅然前行的巨大動力。反之,信仰的缺失將使人生變得迷惘彷徨,了無生趣。同一信仰的人,會形成一個團體。團體會具有很強的紐帶性,使信者的內心有了歸屬性。他們具有心理的認同性,從而感情上具備親近性,關系融洽、和諧。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以耐心說服誘導的精神,爭取員工的信仰,使員工內心有歸屬感,心理有認同感,感情有親近性,讓員工團結在正能量的周圍。
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員工堅守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推進企業管理和提高管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來看看,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對提升員工的精神境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員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企業,決定性的作用。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我們集團公司提煉出了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誠信、和諧、敬業、奉獻。是從企業員工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企業管理中,如果能夠積極鼓勵員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讓員工心中時刻充滿正能量,堅守正能量。
三、定期開展“道德講堂”,讓員工傳播正能量
近幾年,“道德講堂”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傳播凡人善舉,已成為群眾易于參與、樂于參與道德建設的平臺和載體。各地道德講堂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最具感染力的形式積極的開展開來。不管是說唱形式,講故事,還是藝術表演,小品表演……那每一場活動都深深的透出了兩個字,那就是“善”和“德”。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是道德講堂常用的宣傳標語,那偌大的“善”字像破繭成蝶的翅膀般給人以無限的活力和希望。特別是面對近年以來各種道德缺位事件造成的社會紊亂和人心陰霾,舉辦道德講堂顯得意義格外重大。今天有人在道德面前望而卻步,明天就有人把道德踐踏的一塌糊涂,當人們不愿意正視道德本身的時候,其實那些流失在人心中的善念和愛才是人們最為重要的精神涵養,才是真正洗滌人們內心的清泉。
面對“道德缺位”引發的社會傷感,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愛,追求善,甚至覺得當“好人”很難,可是殊不知一味的冷眼旁觀,拒絕付出帶來只會是社會更大的冷漠和傷害。說到底接二連三的事件背后都只是以偏概全的遐想,人活一世難免不會猶豫,可是當愛的種子在心中發芽成長的時候,誰能輕易折斷呢?
社會需要愛,企業需要愛,通過這兩年的實踐可以發現,當員工們一次次推開道德講堂的大門時,收獲的是滿腔的熱情和善念。那是任何一本書籍給不了的滿足,那是任何一種言語給不了的震撼。當一個個普通員工講訴自己的親身經歷的時候,當一個個樸實的面孔用生命捍衛道德的時候,誰還能漠視道德,冷凍“善”和“愛”呢?
如今我們企業正好可以借“道德講堂”這個平臺,在員工中開展道德建設,讓員工傳播正能量。
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集聚發揮企業員工正能量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論、群體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實施,使企業人文素質得以優化,歸根結底是推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例如我們集團公司今年下發的《廣東省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員工手冊》當中,就以一整個章節的內容明確我們集團企業文化的內涵。這充分說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企業文化具有著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特色,是企業的靈魂,它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毛澤東早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這話用到企業當中同樣適用。
2.企業文化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勵員工開拓創新、建功立業的斗志。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了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精神食糧,能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系與高尚的人文環境。
3.企業文化對員工起著內在的約束作用。“企業即人”企業文化即是企業人的文化,屬于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和思想道德屬于同一種范疇。企業文化是和社會道德一樣,都是一種內在價值理念,都是一種內在約束,即人們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約束,因而都是對外在約束的一種補充。經營企業首先依靠企業制度,但制度總是落后于企業的發展,總有需要完善地方,有時也會有失效的時候,那么一旦企業制度失效了靠什么來約束人的行為?這就要靠企業文化來約束,靠企業的價值觀來約束,使員工少犯或不犯錯誤。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引導和牽引著企業員工保持健康的心態,追求精神的富足,樹正氣、防腐倡廉、潔身自愛、做堂堂正正的人。
4.企業文化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文化作為一項高級形態的管理職能,它最終的績效應該體現在企業的經營業績上。美國學者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經過11年艱苦研究,總結了200多家企業績效情況,最后集中到10家典型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經營關系上,證明了企業文化是對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以松下電器公司為例:松下公司現有職工20多萬人,產品有14萬種工廠分布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營業額從戰后至今,增加了4000多倍,該企業的成功得力于完善的企業文化。
在我們集團內部,以江門汽車總站為例,該站長期注重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各種文娛活動的開展,活躍了員工的業余生活,加強了員工之間的團結友誼、溝通合作和團隊意識,該站的員工總體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感覺,而該站的經營管理在集團內部也處于領先地位。
因此,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讓員工在企業文化良好的環境下工作生活,在本職崗位上各盡其能,積極進取,這樣就能形成一個風氣正、人心齊、奮發向上、生動活潑的局面,可以集聚發揮企業員工正能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爭取員工的信仰,讓員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期在員工中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堅持企業文化建設,就能集聚發揮企業員工的正能量,就會實現讓“每一個江門人點贊的企業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