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芬
【摘要】目的:探討消毒供應室應用前饋控制對腹部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預防作用。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1000件及行腹部手術患者20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1000件及行腹部手術患者20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管理消毒供應室,觀察組在消毒供應室中實施前饋控制,對兩組手術器械的清洗、包裝及發放合格率進行比較,并統計兩組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發放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6.50%(P<0.05)。結論:消毒供應室應用前饋控制可提高醫療器械清洗及包裝、發放合格率,也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前饋控制;腹部手術;醫院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36-01
消毒供應室的主要工作是將醫院其他科室使用過的醫療物品、器械回收,并進行消毒、滅菌、包裝及發放等處理,該科室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關鍵環節,不過傳統感染控制管理缺乏預防醫院感染的管理思路,導致感染事件頻頻發生,因此探索一種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十分重要[1]。本研究探討分析消毒供應室應用前饋控制對腹部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預防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1000件及行腹部手術患者20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1000件及行腹部手術患者200例為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男性107例,女性93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54.72±5.25)歲。對照組患者: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齡18~77歲,平均年齡(55.12±5.58)歲。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管理消毒供應室:定期抽查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包裝質量,同時在發生醫院感染事件后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責任追究。觀察組在消毒供應室中實施前饋控制:①對以往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腹部手術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分析,制定相應的消毒、操作、應急管理預案,每個月相關人員開會討論,對醫院感染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由科室主任對消毒供應室可引發感染的風險因素進行超前教育、控制,出現感染則將責任細化至個人,并對當事人的客觀、主觀因素進行分析,以有效發現管理缺陷。②加強消毒供應室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對內部的管理進行細化,并調查手術室對手術器械的需求情況,確定需要配套的設備、設施。③對器械的質量管理進行加強,重視清洗、消毒等方面的質量,需要回收的物品嚴格執行回收工作,依照標準操作流程完成滅菌操作,加強無菌物品的質量管理。④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標準,科室每天自查質量控制情況,并及時評議、考核檢查結果,反饋至科室,科室及時發現、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法。⑤通過張貼醒目標志等方式將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等區域明確劃分,并加強監督管理,減少人員流動。
1.3 觀察指標
(1)抽查記錄兩組使用的手術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發放合格率。(2)調查記錄兩組腹部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包括導管相關性感染、血流相關性感染、傷口感染、尿路感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器械抽查合格率比較
觀察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發放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6.50%(P<0.05),見表2。
3 討論
消毒供應室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是醫院感染管理體系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工作是回收使用過的醫療物品、器械,并進行消毒、滅菌、包裝及發放等處理,要對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進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規范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明確劃分管理區域,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發生風險[2]。
在醫院感染管理中,預防和控制是重要內容,當傳統感染控制管理缺乏對感染的預見性,僅能控制感染,但有效預防感染比控制感染更為重要,因此,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的預防效果,是目前研究的關鍵[3]。前饋控制即預先控制、事前控制,是在管理工作前通過檢查、信息收集等方法來預測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的風險因素,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有效避免可能發生的錯誤行為或偏差,以達到降低損失的目的[4]。前饋控制應用于腹部手術患者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的預防中,通過事先收集患者資料、手術使用器械及物品等信息,預測圍手術期可能發生的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從而采取加強工作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加強手術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包裝、發放等舉措,達到有效預防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的目的[5]。
前饋控制具有較好的預見性思維,相關工作人員可采取預見性風險防范措施,主動、積極地對相關醫院感染進行預防,是消毒供應室相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良好管理方法[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發放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也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說明前饋控制的應用有效提高了手術器械的管理質量,顯著降低醫院感染風險,充分體現出前饋控制用于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顯著優勢。
綜合上述,消毒供應室應用前饋控制可提高醫療器械清洗及包裝、發放合格率,也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歐梅珍.品管圈活動用于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管理及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21(3):331-334.
[2] 陸衛華,薛鳳娟.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6(17):157-160.
[3] 楊萬慧,呂紅梅,林萍萍等.前饋控制在ICU導管相關性感染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系統醫學,2016,1(9):140-142.
[4] 肖萬玲,易云蘭.前饋控制理論在導管相關性感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9(22):3151-3153.
[5] 葛德興,王春雷.供應室消毒對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2):19-20.
[6] 于文杰,張曉秀,付桂枝等.全程質控管理對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的預防作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1):1584-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