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凡
【摘要】隨著社會的蓬勃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踐行,小學班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學班主任與小學生之間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在小學教學體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小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且心理發展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圍事物影響,如果在這期間,老師可以做到細心呵護關愛學生,認知聆聽他們的想法意見,與他們共同努力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和諧關系 構建
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如何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是當前管理中的一個難題。通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日常教學管理的有效發展。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作用很大。只有小學班主任發揮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和世界。就當前形勢而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關鍵內容。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一個對集體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負全責的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通常我們把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稱為班主任。他們也是班上所有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協調者。對于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中明確班主任的責任和義務。其基本任務是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全面發展、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導,開展班主任工作,使其成為理想、道德、文化、紀律、身心健康的公民。加強日常教育和規范化培訓,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小學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在班級管理中沒有班級管理者是不能實現建立和諧關系的,就有可能對處在思想萌芽以及世界觀剛剛形成的孩子們帶來不良影響,會讓學生在關鍵時期失去有效的研究指導,不利于培養他們的知識和文化素養的能力。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小學兒童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影響深遠,班主任要加強班級管理,促進班級和諧關系,實現這一目標,具有重大意義,毋庸置疑。
二、班級管理中與學生產生的矛盾沖突
1.班級管理流程不規范
許多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時往往處于主宰地位。欠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許多學生有恐懼心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雖然小學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時,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沒有完全讓學生達到自我管理效果,使學生養成依賴心理,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師安排,只能被動接受,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
2.班主任自身觀點過于偏頗
班主任只注重學生的個人學習成績,忽視了對成績較差學生的關心,不去挖掘他們的其他閃光點,導致了小學階段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毫無疑問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教師缺乏理性的評價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慢慢地會對班主任產生反感和矛盾情緒,影響構建和諧的小學師生關系。
3.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因為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完善,他們不知道怎樣向老師提出問題,而且很多問題都與學習無關。許多教師缺乏責任感,對于學生的提問往往出現不耐煩地回答,沒有熱情。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解,老師沒有給出詳盡耐心的指導,而是擺出一副嚴厲批評的態度,毫無疑問,這讓孩子們,產生恐懼畏怕的心理,長此以往,小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了嫌隙,有效溝通將變得更加稀缺,這可能是對今后管理工作的展開造成一定的障礙。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途徑
1.教師應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還不成熟。只有加強各方面的學習鍛煉,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心理成熟和成長。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積極引導學生。
2.教師不僅是傳道受業解惑,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應發揮多種作用,推動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小學班主任應努力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的傾聽者和指引者。在交往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個性、性格特點、興趣愛好。
3.班主任必須有正確的思想見解
進入學校教育小學教師是好老師,也是益友。它們將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小學班主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引導學生擁有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4.班主任要積極傾聽學生的意見
由于小學生缺少人生閱歷,看待問題不夠全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思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還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班級管理應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小學教學和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主動地遵守紀律,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要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發揮學生動手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在管理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簡單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內容和習慣。班主任應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6.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
班主任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不僅要有意識形態的理解,還要對學生的行為,性格等有所了解。學生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被視為自己的親屬。讓學生成為自己的親人。讓學生感受班主任的照顧。班主任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學生依據自己的才能。
7.欣賞每位學生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公平,平等,誠懇的態度對待班上的每個學生,看到這些學生的亮點。只有學生得到老師的贊賞,才會體會到溫暖的啟發,才會激發出強烈的動力。在學生教育的過程中,老要做到以理曉之,以情動之,用道理使他"曉之",用充滿感情的方式使他"動之,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小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小學師生關系。然而,小學教師日常管理中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本文在實踐中提出了一些思考、探索和創新,并提出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為小學教師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9,(1).
[2]呂亞娟.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學周刊,2013,(35).
[3]李華麗.淺析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9).
[4]潘麗芳.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方法的研究探討[J].學生之友,2013,(10).
[5]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科教導刊,2014,(06) :59.
[6]白淑粉.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究[J].學周刊,2014,(21) :121.
[7]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22.
[8]劉妙蛾.淺談如何展開小學班主任工作[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C].2005..
[9]劉紅娟.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30.
[10]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16,(3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