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平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性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大多數學校的校容面貌得到了質的飛躍,教育管理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這也間接提高了我國整體教育水平。但是,因為初中生年齡的特殊性,導致班級管理工作質量普遍比較差,這也間接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辦學水平,本文詳細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主要策略
0.引言
班級管理屬于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其主要是根據班級現狀落實具體的管理方式,促使班級建設效果得到發展,從而為教學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與基礎條件。伴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壓力的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問題越發明顯,如何在保障班級管理質量的同時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是目前初中班主任所必須考慮的問題。對此,探討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策略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1.改進氛圍,強化管理效果
為了更好的保障教育實效性,教師應當做好與學生的關系管理。良好的學校教育氛圍能夠優化整個學校的生活、學習氛圍,在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之上,教師的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會顯得更加簡單,其管理效果也會更顯著[1]。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需要從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以及學校發展實行統一性的考慮,追求最大化范圍的統籌,學校的發展需要引領時代的潮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創新,只有在和諧的基礎上,才可以在發展過程中更加和諧。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從多角度著手,從學校的宏觀層面上應當更加注重校園的和諧文化建設,構建學習型的組織結構,構建文化型、學習型的和諧校園,應用和諧的校園文化以及鮮明的文化組織結構氛圍來感染其中的每一位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構建和諧校園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此,構建和諧校園,最為基礎的便是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學校可以促使每一位輔導員定期在班級當中開展有關于和諧為主題的活動,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相應活動當中,從而實現共同成長和提高。
2.突出指導,強化管理效果
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化途徑開展教育,同時在教育中以人文關懷作為核心,并建立一個基本的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論,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最終目的[2]。在大學當中,無論是管理還是教育,都需要充分的展現認為精神以及人文關懷,并認真對待學生并實施和諧的教育方式。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精細化管理,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業狀況,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況,細心觀察學生的所作所為,猜想學生的所思所想,引導學生從健康心態著手,先讓學生自己達到和諧,其中包含生活、學習、心理適應程度、人際關系以及文化氛圍等,促使學生形成內心成就感,學習更有使命感,教導學生在做人、做事、學習等行為中需要堅持和諧的心態,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學生的思想正確性,提高學校的整體穩定性。
3.劃分管理權力,實現分層化管理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其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學習態度、學習水平、身體素質、道德修養以及性格特征的差異,所以在班級教學中不同學生會呈現出不同的現象,這一些差異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管理工作[3]。對此,有必要按照學生的差異,提出針對性的層次性劃分措施,之后實行差異性、層次性的管理工作,保障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接受并認可管理。
在學生劃分層次性管理的過程中,只需要對分層管理的內涵進行體現,在這一基礎之上還可以對管理權利實行層次性的劃分,將部分管理權利交給其學生。借助在學生之間構建一個層次性的管理體系,讓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管理工作當中。班委會屬于學生落實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形式之一。班主任可以借助班委會的方式有效的提高其在班級管理中的功能與價值。首先,可以重新定義或豐富對班委會的定義,對于不同的班干部明確具體的管理權利以及職責。例如,對于勞動委員其首要任務在于保持班級衛生的清潔性,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穿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整潔、清潔性進行管理。對于文娛委員其主要責任在于活動的策劃以及組織等方面,在改進之后也可以逐漸涉及到班級管理的計劃設計。對此,將班級管理工作逐漸發放到不同的班干部中,逐漸形成一種之上而下的層次性管理,促使學生可以逐漸實現自我性的管理。另外,構建層次性的管理體系可以有效的分散化班級管理工作,對于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也是一種有效的減輕途徑。
4.總結
綜上所述,班主任是整個學校管理團隊當中最為重要的崗位之一,需要負責對所有學生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進行監督與指導。學校方面需要注重對班主任的教育與培養,強化班主任在崗位方面的奉獻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斷的嘗試和創新管理方式,在保障班級秩序與良好環境的基礎上盡可能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從而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薄楊毅.談小學語文教師作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1(20):233-234.
[2]朱轉梅.利用同伴互助策略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效率[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4(12):44-45.
[3]盧琰.我國教師教育培養體系的成效與策略淺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23(6):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