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昌有
摘要:中國文化歷來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傳統。而語文作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教育課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著這種只能意會的意境。而在語文教育中對這種意境的最好的詮釋便是留白藝術。在新的教學改革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而具體在語文課堂上的做法就是要給學生留白,給予他們想象空間,代入自己的情感,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留白藝術 語文教學 想象空間
一、給予學生想象空間留白
語文教學既有科學性,也有藝術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想空間進行留白可以使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文學作品中的意境、形象等進行自我代入,從而使得畫面再現。將書本中的語言通過想象形成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開發,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課文的學習,更加需要運用留白藝術。例如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學到朱自清的《背影》時,老師要盡量多地給學生的思想空間留白,在課堂上簡單對文學作品進行解析之后,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并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同文中所描寫情景相符的音樂、圖片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得同學們在自己思索課文時能夠更為輕易的進行自我情感代入,讓學生在想象中再現在火車月臺那個步履蹣跚買橘子的慈愛父親形象,深入感受朱自清營造出來的深沉、感傷的意境,進而對作者既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感到內疚也對父子之情,灰暗凄涼的人情世態有進一步的體會。
二、給予學生思考空間留白
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提問,提問就是一種老師同學生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尋找讓能夠讓學生產生思考的問題進行提問,還要給學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留白。只有學生有了充分的思考自由以及思考時間,才有可能針對問題積極思維,主動探討,這樣他們的思維才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現,對于語文才能有著更高的學習熱情。
以九年級上冊中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為例,文中描寫了叔叔于勒由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全家最不希望再見到的人的過程,但是作者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文中這一開放式的結局進行語文教學的留白,即不對這一結局進行過多的解釋,而是讓學生自己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作者為什么沒有給出明確的結局?于勒可能的結局會是怎么樣的?于勒如果以這個落魄的樣子回到家中會是怎么樣的?再比如,從魯迅《孔乙己》里面,引發學生對于孔乙己悲劇命運的思索,以及為什么要通過“我”視角來進行描述?這樣的描寫方法有什么好處?通過這種不斷的問題思考和解疑過程使學生得到進步和提升,從而使學生們對于文章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思考,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
三、給予學生寫作留白
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寫作教育了。在許多年以前,許多初中語文老師就已經意識到了留白藝術在語文作文寫作方面的重要性。長期的命題作文模式將會扼殺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與現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是不相符合的。命題作文中常用的作文題目無非就那么幾個,隨便翻開一本作文大全里面都是模板,學生只需要套用這個模板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文寫作。但是一味的套用作文模板,只會讓學生的思維僵化,在進入高中學習后,面對話題作文將變得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因此,在初中寫作中,我們老師應該注意給予學生寫作留白,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文筆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他們的想象力得到鍛煉,寫出的作文才能形式多樣且富有情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制式模板。但是,對于學生寫作的留白應該制定一定的范圍,要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如脫韁的野馬,不能沒有束縛的想到哪寫到哪導致整篇作文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甚至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么。這樣也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初中語文老師不僅要在作文題目上進行適當留白,在學生的寫作方式上也要進行留白。例如在選取了作文題目命題方向之后,不要限制學生的寫作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在寫作方式上進行創新,鼓勵他們將作文按照自己想寫的形式來進行創作。寫作體裁可以是詩歌、散文、記敘文、議論文甚至是文言文等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不同風格體裁的熟練使用,同時對于他們的創新能力,以及想象力都有著極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初中語文老師在學生作文進行評改時也要有所留白。初中生剛接觸各種寫作手法以及寫作形式不久,在作文寫作中難免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老師不應該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體系來對他們的寫作進行太過嚴苛的批判。嚴苛作文批改方式會極大程度的挫傷學生們的自信心和寫作的積極性,使得作文教學效果變得差強人意。對作文批改的留白一方面要多挖掘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優點,對其單獨點出進行表揚,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作文在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的建議如“這里換一個詞表達會不會更好?”,“這句話用其他表達方式會不會顯得更好一些?”等等。通過這樣的作文留白批改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自己作恰當的地方進行反思和總結,繼而使得他們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獲得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總結
無為處皆成妙境,留白藝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恰當使用將會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形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得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參考文獻:
[1] 王連花.高中語文教學“留白”藝術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 朱永芳.試談語文教學的“留白”藝術[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8,5(0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