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啟,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已經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以科研者的身份致力于授課內容的研究,從學生思維特點本位出發,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具有教學價值、明確針對性、啟發性的教學問題,塑造學生的數學天賦,讓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的深層結構,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在現代教學領域普及,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以及對策進行探究,期望以此促進小學教學水平的逐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現狀;對策
引言:
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如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提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種情境下,提出問題的意義遠遠勝于解決問題本身。”本文結合教學中的具體實例,通過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問現狀,揭示出教學過程提問環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地制宜,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打下堅實基礎。
1.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現狀
1.1科學性提問的匱乏
在傳統小學教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采用灌輸的教學方式,基本很少提問,即使提問也沒有考慮的問題本身科學性。比如教師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很少,學生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從不請教教師,這就導致了教與學的分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問的機會基本上缺失,又無法對課堂內容深入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做出準確的反饋。另外,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問的學生主要集中在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群體中,忽略了對差生的問題設置。問題的設置缺乏科學性,因此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能力不足的狀況。
1.2針對性提問的缺失
教師對問題的設置比較隨意,沒有針對性,忽視提問這個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接受能力,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余地,一味灌輸知識,或者提出的問題太過寬泛,沒有考慮到現實針對性,由此直接導致了提問的內容不能使學生接受,或者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下降,學習興趣不高。
1.3認知性提問的缺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特點不能夠完全了解。在課堂提問中缺乏對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毋庸置疑,在小學階段,塑造學生的認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代小學數學課堂中往往忽略這一點,如果沒有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對于問題的設置程序和環節就會太過緊張,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吃力,無法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最終導致課堂提問環節失效的結果。
2.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對策討論
2.1注重問題的科學性
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采用趣味性課堂教學,比如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互聯系,把課堂提問與情景教學相互聯系,使科學性教學充滿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提問中發現數學知識的無限生趣。同時,注意分層教學的重要性,針對不同個體特征的學生,要因地制宜,創造出不同的提問內容。例如:小學數學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和面積的學習中。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環節中,運用信息技術呈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幾何圖形和結構。在面積和幾何圖形變換的教學實例中,做出如下提問:“把兩個斜三角形合二為一,進行圖形合并,怎么樣才可以拼接成平行四邊形?其面積有什么形態特征?”“這個工具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梯形的水泥框,怎么樣才可以注滿水泥,需要多大面積的水泥才可以將其注滿”,在提問的過程中,多媒圖畫變化著不同的形態演示,為課堂注入了生趣。第一個問題往往簡單,容易被回答,要鼓勵平時學習能力低的同學作答,把稍有難度的問題留給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生在較為真實的科學性教學提問情境中,會主動思考這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
2.2注重提問的針對性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規律性很強的教學行為,有針對性的問題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問題的設置要有規律性的由簡到繁、由易難而,環環相扣,因勢利導,讓學生針對各個環節所設置的問題主動探索,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改善學習現狀和困境。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形式是螺旋狀的,后面的教學內容是前面內容的延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在教學中通過提問加以對比,這樣才可以連貫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例如:在小學數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在比、除法、分數中,前項、被除數、分子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后項、除數、分母又是怎樣的關系?分數與除法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比的性質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他們之間的關系的?通過有針對性的比較、羅列,學生不僅有效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提升了思維能力。
2.3注重問題的認知性
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設計過程。這是以學生為本位,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良性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具體的探索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提升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必經之路。因為只有從學生自身的興趣和認知角度出發的問題,才是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在小學數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解決實際問題,教師要為學生留下空間,在課外探索實踐、課中獨立思考,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問題,進行課堂設計,這樣的課堂教學更能夠吸引學生,使教學過程走向完善。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要想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就必須深入思考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深入重視課堂提問環節,探索出真正有效的教學提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課堂質量,使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的道路,為現代基礎教育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博嬌.探究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現狀及應對辦法[J],中小學教育,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