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戰軍
摘要:復習是對學過知識的再學習,是進一步鞏固數學知識的重要措施。在復習教學時要對分散的知識進行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在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使相關知識條理化、結構化。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意義現狀;策略
一、復習現狀簡析
計算復習課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常與“枯燥”、“機械重復”相聯系。在現行的計算復習課中,部分老師常常是出幾個練習題讓學生練習,過于注重計算技能的機械訓練,根本無法達到計算部分復習的真正目標。當然,在示范課或復習研討課中很少見到計算教學公開課。就其原由,一方面,對老師來說,計算教學是最不容易教學出彩的地方;另一方面,對學生來說,都認為這部分知識很簡單,不用老師“啰嗦”。現實是,學生明明會算,可就是錯誤不斷。
二、“數的運算”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1.數的運算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手段,它與生活各個方面具有密切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例如白菜1.2元錢一斤,十斤白菜需要多少錢,這里就要使用乘法知識,當然也可以通過加法解決。可以說數的運算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
2.擁有運算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前提。同時,在學習運算法則、運算定律的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學習中,一定要不斷提高數字計算的能力與思維,為今后每個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而且小學時擁有一定數字計算能力,打好基礎,學生就會終身受益。
三、小學數學“數的運算”的復習策略
(一)梳理歸納,重視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
1.明算理、懂算法,提升速度。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基本相同,都是計數單位相同才可以直接進行加減。即數位對齊、低位算起;小數點上下對齊,將計算單位相同數對齊;進位(滿十向前進一)、退位(退一當十);在計算中必須要統一計數單位,才能夠進行加減。小數乘除法的計算關鍵就是處理小數點的問題,也就是積中小數點位置及除數是小數時除數轉化與商的小數點位置。分數乘法要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密切聯系起來;分數除法應該先轉化成分數乘法后再計算。
2.掌握定律、性質,靈活計算。小學階段學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及減法的性質、除法的性質。四則混合運算,有時可以運用運算定律、性質使計算更加簡便。商不變性質、分數基本性質、小數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比例基本性質五條基本性質為分數計算、化簡分數、化簡比、求比值、解比例提供了依據。
3.借助估算,判斷計算結果。按照四則運算的規律與意義進行估算,從而判斷結果是否合理。比如進行整數除法時,要估算商的位數、商和余數的個位數及商的范圍;小數乘法中估算積的小數位數;加法計算時(加數不為0),最終和一定大于加數等等,快速判斷出計算結果是否合理。
(二)自主整理、查漏補缺
現代教學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陶行知認為:只有讓學生多種感官(大腦、雙手、嘴、眼)全方位參與學習,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復習時,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整理知識。如引導學生采用表格圖、樹形圖、網絡圖、思維導圖等方式對知識進行復習整理。在整理時,不僅要將散亂知識結構化、系統化,還要對典型錯題進行錯因分析、解答提示;同時,還可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出模擬題,并生生交流。
(三) 訓練口算、筆算,重視簡算
復習時,重點從兩個方面進行訓練:首先就是口算訓練,在大綱中明確指出口算不僅是估算、筆算及簡算的基礎,更是計算的重要部分。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對一些常用數據進行整理及熟記,比如20×5、25×4、25×8、125×8等能夠湊整的算式;分母為2,4,5,8,10,20,25,50,100的最簡分數化為小數及百分數等,有效提升計算效率。
1.加強基本題訓練。例如,小數與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小學計算教學的難點,就要將此作為復習重點,經選例題習題;分數計算時,通分、數的互化、除法變乘法學生最易出錯,此時則要求學生讓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
(四)培養良好習慣,提升復習的效益
復習時要加強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要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每個數據與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運算方法,書寫規范、工整;計算時能夠口算一定要口算,能簡算的盡量要簡算,養成驗算的習慣。計算要求又對又快,而不是又快又對,即在要求對的基礎上提高速度。
總之,復習不是簡單地再現舊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整理,將平時所學的“零散”的知識由點串成知識線,使知識線構成知識網,給學生以新的信息,引發新的思考、促進新的發展。在計算復習課中,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并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只有這樣,我們的復習課才能成為學生能力增長的課堂,師生之間才能慢慢變成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