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恩
摘要:問題是時代的先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準確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對未來中國發展目標和任務的精準定位,是對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應;準確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要標志;準確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重大判斷。
關鍵詞:新矛盾;新時代;新飛躍
一、新矛盾
第一個方面從實踐基礎看,201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了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符合我國國情,我國正處于“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起來階段。因此,實踐決定認識,十八大以來這五年的發展成就、國情的變化是新矛盾的前提。第二個方面從需求看,從過去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人民需要范圍不斷擴展,不再是吃飽穿暖就能滿足,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民物質文化需要在不斷升級。第三個方面從供給看,從落后的社會生產轉變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行百里者半九十,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問題需要正視?,F在制約我國發展成為強國的問 題一方面主要表現為發展的不均衡。(1)領域發展不均衡,經濟領域、科技領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經濟領域,201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穩居世界第二;科技領域,中國機、中國港、中國橋、中國路、中國網,港珠澳大橋、藍鯨2號、天空一號、蛟龍號、復興號、天眼影響中國改變世界。但是民生領域還有短板,生態環境問題刻不容緩,精神文明建設有待提高。(2)區域發展不均衡,東中西部生產力分布不平衡。(3)城鄉收入不均衡,2017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倍。另一方面主要表現為發展的不充分。主要體現為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些領域已經位于世界領先地位,有些領域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從政治建設來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法可依”規模形成,十八大以來,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仍然是我們國家努力的方向。從文化建設來看,物質文明建設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發展還不充分,人民對于精神文明的高層次追求還不能得到滿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要求踐行的還不充分,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物質文明的建設。從社會建設來看,教育就業、醫療看病、收入分配仍然是當下面臨的突出問題。從生態文明建設來看,重利益、輕生態的現象還沒有徹底得到解決,人民對于藍天、碧水、凈土的愿望還沒有得到滿足,建設美麗中國仍然在路上。
二、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主體就中華民族而言,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標志是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浴血奮戰28年終在1949年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了新中國的成立;中華民族富起來的標志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人重新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帶領中國人民過上了富裕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通過“兩步走”要到本世界中葉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現在正處于強起來的階段。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主體就社會主義而言,縱觀社會主義發展潮涌五百年的歷史,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有挫折。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對社會主義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使得社會主義的發展跌入了谷底。但是社會主義的發展有沒有因為蘇聯解體而停滯?有沒有因為蘇聯解體而死亡?答案是否定的。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成果就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力量和榜樣,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主體就現代化而言,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但不乏一些國家照抄照搬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模式,結果經濟乏力,社會動蕩,人民利益受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堅持的是自己的特色,特在什么地方?就是我們的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和平發展理念,彰顯我們黨的最高領導人帶領中國人民普惠世界、造福眾生。
三、新飛躍
問題決定時代的出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帶領人民日以繼日完成的事情,才有了今天能夠看到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黎明曙光。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提出了“什么是革命、怎樣革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得我們成立了新中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人提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得我們走進了新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提出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得我們發展了新時期。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領導人提出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得我們創新了新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當代領導人提出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使得我們進入了新時代,將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強起來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