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釗 任乃林
摘要:生物化學是一個應用化學理論來研究生物的獨立學理,對于研究微生物與人動植物機能和化學反應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做好其教學研究工作,本文則論述了在大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發散思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發散思維;生物化學;應用
1、生物化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性
縱觀近幾年的教育發展軌跡,我們發現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培養本國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育發散思維成為一致的發展趨勢。培養發散思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積極性,一個人的發散意識越強,具有的發散能力就越強,相應的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就越強,同樣,一個具有發散意識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從內看,從外看,我們都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把學生真正培養成具有發散思維與發散能力的棟梁之才。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討一下發散思維的應用與價值。
2、生物化學課程剖析
生物化學是介于生物與化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主要是利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以及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一切化學變化,從而揭示生命奧秘的一門科學.生物化學是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醫學等生物學科的基礎.由于它與人類健康、工農業生產都有密切關系,也是醫學、農學、某些輕工業和營養衛生學等科目的基礎.故此,生物化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高校生物類、農學類、食品類、醫學類等相關專業均將其作為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開設.韓山師范學院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均開設該門課程.由于該門課程覆蓋面大,知識抽象、記憶點多、枯燥難懂等,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來較大難度,許多學生望而生畏,進而喪失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長期以來學生普遍認為是最難學的課程,在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卻漸漸退化,學習動力漸漸減弱,一學期下來,往往達不到課程目標要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的到相應專業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為了使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知識,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近幾年,筆者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發散思維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其歸納總結,以期為其他老師進行生物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3、生物化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途徑
3.1、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
生物化學課應該以教為輔、以學生學為主。生物化學上講授的主要內容僅僅是核心的理論。對于這些理論知識,教師可以簡單地闡明概念與原理,剩余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習、課堂探究等方式進行理論的驗證與實際的靈活運用。例如,在學習基因信息傳遞的過程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交流中明白復制、轉錄與翻譯這三個方面。同樣在學習脂肪酸β-氧化及脂肪酸的有效合成時讓學生進行小組的探討與成果分享,效果會明顯優于書本知識的單純記憶。除了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生物化學的重要與實用性。
3.2、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以往單純按照書本固有知識結構體系的教學方式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勢,而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打破這種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三羧酸循環時,如果單純講授循環過程效果是不明顯的,這時候生物化學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入脂肪類與蛋白質的代謝過程進行類比教學,讓學生明白三羧酸循環過程,并思考、探究循環中如何產生ATP等問題,舉一反三,學生的思維更加發散。
3.3、模擬課堂式實踐教學
模擬課堂式實踐教學,就是自己設計主題式的教學。將現有的教材內容作為研討的對象,以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所生活的環境作為參照物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獨立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討和研究。這種教學方式的整體思路是將經典的生物化學實驗作為主要線路,然后進行發散和擴展再將所研究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衍生出新的小課題。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小組式的研討和交流,讓學生們以團隊的形式自主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交流、團隊協作、文獻查閱等方面都能給予很好的鍛煉。老師只需依據實驗的相關內容,給予學生相應的虛擬實驗題目以及研究的方向,并適時的進行一些相應文獻的講解,為學生設計和指導主題流程帶動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和學習。而學生則是在自身興趣和愛好的引導下選擇自己最有意向的主題討論,自行組成學習小組通過查閱和研究文獻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進行模擬課題的時候學校與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經費支持,以及想象空間以及興趣愛好的支持。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實驗流程的設計以及實驗整體的實施,最后以答辯和答疑的形式來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的研究過程。另外,我們的生物化學教改仍然存在以下的問題。首先,學生對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低。這可能與該課課時少,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低有關。學生對理論課準備不足會直接影響討論課的效果。然而,實踐性課程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此,我們計劃加大平時成績在總評中所占的權重,并增加隨堂考核的內容,以喚起學生對理論討論過程的重視。其次,深化生物化學課教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4、結語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而生物化學又有力的滲透到所有的生命科學領域中去,學習生物化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培養起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創新的思想中自由翱翔,在創新思維的引領下探尋生物化學的奧秘,成為跨世紀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普燕,鐘俐,樊永紅.生物化學實驗課堂錄制微視頻促進教學效果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5):20-22.
[2]朱龍寶,葉生梅,陶玉貴,葛飛,李婉珍,宋平.思維導圖在《生物化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巢湖學院學報,2018,20(03):150-153.
基金課題:
韓山師范學院博士啟動項目QD20180108資助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