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華
摘 要:當今是一個互聯網爆炸時代,“互聯網+”是傳統企業進行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方向。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交易混亂和線下市場有局限性的傳統漁業市場來說是一次轉變的機遇。“互聯網+漁業”一旦落實起來,給漁業市場帶來的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漁民和商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改變交易混亂的局面,而且平臺還提供在線下單和支付功能從而解決了資金周轉的問題。本文簡析了漁業和互聯網+漁業的概念及指出了目前互聯網+漁業的問題并提出了漁業抓住互聯網契機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漁業;互聯網+;時代契機
“互聯網+”戰略就是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而各行業加入互聯網并不是簡單地把傳統行業放到網上,在加入互聯網之前要擺脫掉傳統的思維模式和舊的觀念及經驗。 漁業是一種傳統的產業,不僅有資源過剩問題,而且資金短缺和流通渠道阻塞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其發展壯大。為了解決漁業的瓶頸問題就需要將漁業捕撈和漁業養殖的種苗、飼料、養殖等各環節納入“互聯網+”的平臺,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把企業和養殖戶和捕撈戶緊密聯系起來。
一、漁業及互聯網+漁業
1.漁業的概念
漁業屬于第一產業,是一種傳統產業。從廣義上來說,漁業泛指生長在水中動植物的一類行業。狹義上說,漁業又分為捕撈漁業和養殖漁業。其中,養殖漁業又稱水產養殖。除了魚肉以外,魚油等也是漁業相關工業的重要產品。
2.互聯網+漁業
傳統漁業資金短缺、流通渠道不暢,交易混亂、線下市場有局限性嚴重阻礙了漁業的發展。隨著互聯網大爆炸時代的到來,漁業采用互聯網+戰略是實現漁業轉型的一個重要際遇。 漁聯網工程涵蓋漁管理、漁病通、漁行情、漁資訊、漁交易等八大板塊,用互聯網+思維和新商業模式連接現代水產高端苗種、飼料、微生態動保、信息和金融等。 互聯網與漁業并非簡單的相加,而是有機融合。“互聯網+”是漁業發展的技術支撐,提供智能化支持。企業通過互聯網能更好地服務客戶。因為通過互聯網及大數據,企業能知道養殖戶關心什么、需要什么。不僅企業通過互聯網能更好地服務客戶,而且養殖戶通過互聯網能更好地養殖。養殖戶通過互聯網或者企業提供的大數據不僅能知道如何養好魚,而且知道什么時候該養什么魚,做到不盲目跟風養殖。不僅如此,漁業加入互聯網,養殖戶利用互聯網還能把養殖和流通的路完全打通,解決賣魚難、魚價低等問題。漁業與“互聯網+”結合的過程中,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漁業中應用,可以大幅提高水產養殖業的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效率,促使生產方式從落后向高效轉變。漁業加入互聯網能使整條產業鏈的人實現共贏,這才是“互聯網+漁業”的目的。
二、“互聯網+”應用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在水產養殖中應用時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除了“互聯網+”產品比如,水質傳感器價格太高,讓養殖戶望而卻步外,產品的可靠性也差。比如,一些低端產品,用幾天或用一周數據就不準了,及其擾亂市場發展。其次,應用在水產業中的產品操作復雜并且需要定期維護,而養殖場的工作人員由于文化層次有限,復雜的操作和產品的定期維護工作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再次,由于企業數據信息都是存在各自的服務器中并且有獨立的APP,所以,養殖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為了適應設備的需求而不斷切換APP。此外,水產養殖業互聯網應用中相關支持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由于水產養殖物聯網沒有相應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所以無法正確評價相應的技術指標和應用效果。為了使相應的技術指標和應用效果能得到科學評價需要建立共同的行業標準,促進水產養殖物聯網發展。最后,水產物聯網不僅大型設備制造商和運營商的介入少,產業化程度低,而且自主研發能力缺乏,存在模仿、抄襲、重裝的現象。
三、如何抓住漁業互聯網的契機
1.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工作
結合各地實際,不僅要加快制定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具體措施,而且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促進思想觀念和發展思路的轉變從而實現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以加快漁業的轉型。與此同時,編制發布“十三五”漁業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確保規劃含金量和指導性。
2.促進漁業轉型升級
首先,促進水產養殖健康發展。制訂《水產養殖環境衛生條件和清潔生產操作規定》,加強水產養殖污染防控,強化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防控,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水生動物疫情。其次,貫徹落實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指導意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及出臺促進休閑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發展休閑漁業新業態。
3.農業部門要加強漁業加入互聯網的扶持力度
由于傳統農業存在著資源過剩、資金短缺,流通渠道阻塞等問題,因此,農業有著巨大的上下游主體融資需求市場和廣闊的發展衍生空間。隨著"互聯網+"熱潮的來襲,不僅農業是眾多平臺未來資產端爭奪的新風口,而且農業部門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扶持“互聯網+農業”的政策,其中包含多項海洋漁業的補貼支持條例。所以,要讓"互聯網+漁業的巨大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國家必須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持漁業的發展。而漁業捕撈戶和養殖戶要充分利用農業部門的政策,抓住"互聯網+漁業"發展的契機。
4.建立一個一體化的漁業市場的電子商務平臺
水產電子商務平臺是一個能實現水產同行間交流,行業內水產信息互通的信息交流平臺。水產養殖電子商務平臺上不僅能發布水產品供求信息,而且也提供了物流運輸服務、魚塘租賃服務。此外,電子商務平臺還包括最新產品介紹及養殖技術支持等多元化商務模塊。該平臺能服務于養殖戶、做水產生意的人、水產市場、釣魚場、飯店采購、水產品加工的人。利用該平臺不僅養魚的人能獲取技術支持和宣傳自己,了解同行和尋找客戶的機會,而且生意人也能從這里尋找到商機。此外,平臺還為吃魚人提供了“安全、優質、價廉、便利”的產品,而且產品“質量穩定、供應穩定、價格穩定”。
5.加強“互聯網+漁業”人才的培育
“互聯網+漁業”不僅僅要提高硬件使硬件上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且要加強人才方面的培養。互聯網爆炸的時代,互聯網人才儲備非常重要。漁業物聯網的應用中要提高漁業的互聯網理念和意識,使得互聯網理念深入到每個漁民、每個漁商的心中。
6.借助互聯網轉型服務商的幫助
“互聯網+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轉型服務商的幫助。抓住像宇泰思科這樣的互聯網轉型服務商的幫助是實現“互聯網+漁業”發展的巨大契機。因為任何傳統企業的轉型都不是單槍匹馬能夠做到的,漁業轉型也是一樣,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像宇泰思科這樣的互聯網轉型服務商的幫助。互聯網轉型服務商不僅會參與市場的調查,而且產品研發一系列的流程都會參與。互聯網轉型機構的協助是漁業抓住“互聯網+漁業”契機的關鍵。
7.改變傳統營銷模式為移動營銷模式
漁業要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須突破傳統經營模式的束縛而采用先進的移動營銷模式努力開發線上市場并用APP客戶端迅速占領市場。比如“水產養殖網”App客戶端等能推動整個行業進入移動營銷時代。與此同時,漁業互聯網不僅是將目標市場只放在本土市場上,而且可以拓展到更廣泛的市場空間。此外,企業通過客戶端能將最新的信息推送給消費者,不僅能極快的樹立品牌形象,使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中產生廣泛的影響,而且還能贏得更多的營銷機會,這都是傳統營銷模式不能比擬的。
8.水產養殖階段的“互聯網+”
傳統水產養殖業效率低下、環境惡化、病害頻發,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水產養殖業要實現由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就必須采用物聯網技術實行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養殖。水產養殖階段,互聯網+能提供技術支撐。不僅可以利用3G、4G監控解決人工巡塘的問題,而且也可利用在線物聯網等技術進行魚塘溶氧和水質監測和自動投喂控制。在互聯網+時代,技術可以替代經營,不僅可以實現集約化養魚、更可實現智能喂養。喂養過程中,為了使喂養時間能夠與氧氣含量協調而減少喂食期間耗氧量的增加,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精確測出水溫和氧飽和度等參數,然后根據所測數據進行科學、精準的投料。
9.營銷階段的“互聯網+”
“互聯網+”不僅應用在水產養殖階段的,而且也應用在營銷階段。比如“通威魚認養”模式中,用戶認養之后,不僅能實現手機實時查詢魚的生長動態,而且也可以監測水質和魚的飼喂情況等,實現了安全、健康養魚,消費者也可以健康、安全、放心消費。由于養殖過程的全程透明,因此能提高了消費者的信任度。
四、結語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以后,“互聯網+”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漁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漁業與互聯網不斷深度融合能促進漁業產業的轉型升級。互聯網+漁業的融合具備了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
參考文獻:
[1] 羅瑞新,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J].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5 (5).
[2] 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挖掘海洋潛力擴大食物來源[J].中國科技論壇 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