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忠秀
摘要:伴隨著中國現代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與全面覆蓋,教育界也迎來了信息化的革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于 2018年 4月 13日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 2.0的時代概念,以更強調互聯網的大資源觀與嵌入學習系統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能力的提升。在此要求之下,各科、各領域的教學均應開放教學渠道,有效挖掘整合優質的教學資源,促進專業化教學的生成。這尤其體現在英語外語的學習上,中式英語大肆橫行的現象背后是狹隘與劣質的教學資源導致的作為英語發音基礎的音標黑洞,而對于它的補救也當在對專業廣闊教學資源的發掘與運用。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智能化音標教學;聽辨;跟讀;拼讀
音標是剛剛步入深入化英語學習系統的七年級學生所要學習的基礎內容,它關系到學習一門語言所應具備的標準化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在此,如若依舊延續傳統教育模式或教育信息化 1.0時代的淺層技術應用,僅依靠課內教師一人的教育力量,很難達到高效且有效的教學效果。這便需要教師對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形成的創新型優質教育產品與教學資源進行擇取與整合,不僅利用其輔助教學,同時利用其培養學生信息化學習方法與素養,以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音標教學。在此,我將圍繞音標學習的聽辨、跟讀、拼讀三環節對智能化音標教學策略進行詳細闡述。
1.聽辨——善用網絡專業化導學資源
任何一門語言學習的開始皆在“聽”,正所謂“耳熟能詳”,這也便是母語能在學生的語言系統中達到標準化與熟悉化的原因,但是普通中學的英語教學很少配制有專業外教,而且中教的英文水平與口語發音標準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師發音影響下的學生亦無法擁有好的“聽”的環境與發音水準。在此情況下,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產生的網絡導學資源便成為教師最好的助手。
例如:在教學 12個單元音的發音時,我并沒有在課堂上直接通過自己的發音示范或相關音標教學的錄音讓同學們進行聽辨,而是利用翻轉課堂,讓同學們在課下先通過我推薦的幾個標準單元音發音錄音和“和教育” APP上資源推薦一欄的名師優課進行自主學習,既給其提供充分的細聽、細認時間,還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打造現代智能創新型學生自由自主學習新形式。在課上,我再一次以此網絡導學資源為依托,選取發音中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細辨”音標特點。如在前元音 [i:]的發音聽辨中,我對其發音細長的特點進行了強調,并提出其與 /i/發音之間的細微區別,讓學生在鞏固的過程中抓住發音要點,辨析標準發音。
2.跟讀——對照口型進行主題化教學
在聽辨之后便是學生的跟讀環節,在此環節,由于學生從小的漢字發音形成的相對固定的發音慣性使得學生無法單純依靠“聽”來進行“說”的練習,后者需要更長時間的訓練來重建一個區別于漢字的英文發音系統,此過程最重要的一點便在對口型的模仿。這種模仿的可行性與重要性可體現在唇語技巧上,即依靠說話時嘴唇的形態與看得到的舌頭動向判定所說內容,這是對第一點中提及的聽覺感官的視覺感官延展。而這種延展教學亦需要依靠互聯網資源中的形象化視頻,同時依靠認為的主題化整合策略。
例如:在教學 20個元音發音時,我向同學們播放了一個專業的以口型為突出重點的音標發音視頻,先讓同學們自主模仿每一個元音發音口型。在此之前我依照四類元音發音的口型特點設計出如下主題教學模塊,以讓同學們更深入掌握 20個元音發音的相似性與獨特性:
1. (1)前元音 [i:],[I],[e],[?]:扁唇舌尖抵下齒
2. (2)中元音 [?:], [?],[⊥]:扁唇抬舌
3. (3)后元音 [ɑ:],[?],[?:], [u], [u:]:圓唇抬舌
(4)雙元音 [ei],[ai],[?i],[au],[?u],[i?],[e?],[u?]:口型滑動
學生的自主模仿避免了我以直接范讀的方式給學生造成的先入為主的印象,使其感覺器官與語言學習本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此之后,我通過上述主題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同學們總結元音發音口型規律,以實現在智能教育與人為規律總結結合下的有效音標教學課堂。
3.拼讀——利用教育產品的規律組讀
低年級學生學習音標最常見的一種問題在于音標與單詞的分離,即在艱難的音標記憶之后,仍舊是與音標運用毫無關系的靠發音記憶與感覺進行的單詞拼讀,這是費力且無效的學習。如若不及時糾正此種學習錯誤,隨著之后需記憶詞匯的增多,句篇的漸次復雜,學生的英語學習將會捉襟見肘,最后一蹶不振,這便是基礎的力量。所以,教師在音標教學中應該將其單詞拼讀相結合,讓音標依托單詞情境發生作用,讓單詞依靠音標分解簡化繁瑣,而這種方法需要向同學們同時呈現單詞與其音標,還需呈現某一個音標在多個單詞中的不同應用場景,此時,電子化教育產品的規律化組讀功能便具有廣闊的利用空間。
例如:在利用開合雙元音: /e?/,/a?/, /??/, /a?/, /??/拼讀單詞時,我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數字化終端設備登錄“英語音標” APP,打開“開合雙元音”模塊,選擇其一,如 /a?/,上面呈現有能夠讀為此元音的英文字母或字母組合: y、i、uy,并分別列舉有帶著音標的單詞例子: cry、kite、buy等,并將其中的相對應讀此音的字母用不同顏色標出。這樣的結合音標的規律化模塊拼讀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準確,更便捷地拼讀學習英文單詞,而且通過久而久之的練習,通過音標與某些字母的頻繁匹配,學生能夠根據音標直接寫出單詞,根據單詞寫出其音標,這同漢語的漢字與拼音是相似的,都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由此可見,充分利用現代依托信息技術的教育產品,能夠高效且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音標教學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教學資源,因而對于它的教學方式也具有更大的變化可能性與更廣闊的教學質量提升空間,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此而圍繞聽辨、跟讀與拼讀三大環節展開對音標教學的設計實踐,這既符合現代信息化教育趨勢,亦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參考文獻:
【 1】鄭艷 .初中音標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J].英語教師,2015,15(14):116-118.
【2】張利紅 .英語音標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 [J].現代技能開發,2002(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