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霞
摘要:幼兒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時期的行為習慣培養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突出,父母應該在幼兒行為習慣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經驗,針對家庭教育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展開了有效性研究。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行為習慣;有效性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的一切都要學習,具有極強的可塑造性。不過,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在這個階段需要有人進行引導。而家庭作用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應該給予幼兒必要的家庭教育,進而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有效地培養。
一、幼兒行為習慣培養中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有大部分父母已經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幼兒行為習慣培養方面的重要性,但是還有一部分父母覺得沒必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為他們灌輸這方面的知識,覺得應該順從孩子的規律進行“散養”,認為孩子長大之后自然會明白道理。家長出現這樣的觀念,就不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進行過多地干預,讓孩子自然發展,并沒有耐心對他們進行教育,使得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中出現一定的不穩定因素,這都不利于學生的今后發展。因此,應該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作用,進而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內容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所以,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應該對幼兒的生活習慣進行培養。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也能夠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需要讓孩子講衛生、不挑食、自己穿衣,讓孩子在一些生活上的瑣事中鍛煉自己,進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培養幼兒的道德習慣
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過程中,作為父母還應該培養孩子的道德素養。素質教育下,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幼兒階段,提高孩子的道德素養,也能夠踐行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一般情況下,幼兒階段的道德習慣培養包括:使用禮貌用語、遵守社會準則、懂得與他人分享等。在對孩子的道德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家庭教育不容缺失。
(三)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
幼兒階段,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產生直接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學習成就都比較好。上小學以后,很多學生都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針對孩子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能夠通過學習感受到周圍的變化。筆者認為,在幼兒階段,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有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策略
(一)樹立規范的家庭教育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觀念的樹立是非常重要的。毫不夸張的說,怎樣的教育觀念就會塑造出怎樣的孩子。作為家長,應該結合自己的行為和特點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孩子在出現不良行為的“第一次”需要及時進行責罰,這樣第二次出現時,只要稍微勸誡孩子就能聽從。其中,不提倡的就是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并沒有用嚴厲的態度來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這樣就錯失了重要的家庭教育機會,使得孩子日后的行為矯正變得越來越困難。相反,當孩子出現“第一次”良好的行為時,作為家長應該進行“正式”的鼓勵,這樣就讓孩子初步養成了一定的是非觀,讓他們知道自己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這樣有利于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孩子的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把握時機進行激勵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鼓勵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欣賞孩子,能夠有效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很多家庭中“鼓勵教育”過度,使得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地認識,鼓勵教育的作用適得其反。這就需要家長在進行“鼓勵教育”時要準確把握時機,并且要適度,在孩子出現良好的行為方式時,家長應該及時進行鼓勵,這就會讓孩子有一種被賞識和被肯定的感覺,有效強化了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此外,幼兒階段,孩子喜歡被表揚,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習慣時,家長可以先進行批評,然后讓孩子進行改正,并對孩子的改正過程進行記錄,一旦孩子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時,家長可以給孩子粘貼小卡片或者發放小紅花進行獎勵,進而增強孩子的信心,幫助孩子有效改正不良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家庭環境中受到一定的熏陶,進而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使用良好的教育方法
目前,有很多家長愿意參與到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但是他們使用的方法有時過于粗暴。筆者班上有一個小朋友特別淘氣,有時候用積木打傷別的小朋友,有時會把小朋友的手咬出血,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說“也打他罵他,但是他就是不知悔改”。其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疑惑的家長不在少數,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家長的動手打罵可能對孩子產生了影響,他們也會用暴力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所以,父母在出現不滿情緒時,應該克制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只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孩子才會認真改過。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中,“簡單粗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應該多用自己的耐心來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進而發揮出家庭教育在幼兒行為習慣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結語:
總之,幼兒的年齡小,對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幼兒園責無旁貸,但是也希望家長配合我們的工作,不斷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進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并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效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雪 .3-6歲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案例分析 [J].科技展望,2016,2623:262+264.
[2]曲桂宇 ,趙越 ,崔雨 .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存在問題、原因及解決對策研究 [J].現代交際 ,2016,14:123-124.
[3]王林 .家庭教育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 [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144.
[4]韓娜 ,張玉峰 ,裴婷婷 .家庭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J].赤子 (上中旬 ),2016,22:191.